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依預算、需求教你花小錢買到高保額

哪種保單適合你?
《Smart智富》11月號 第123期【文/梁夏怡】

如果預算有限,還是應該先求有保障,避免繳不出保費,或投入所得比例過高的錢在保單上。定期壽險可以「用最少的錢,解決最擔心的事」,而且年期愈短愈便宜,等日後經濟能力許可,再購買投資型保單接替,也是一種規畫方式。

經濟不佳、股市低迷,導致所得驟降,繳不起保單的狀況,今年來並不少見。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1月至6月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只有73萬7,100元。以2006年台灣平均每戶消費支出為71萬3,024元來看,73萬的保險金額其實只夠1個家庭使用1年!但景氣差,卻是最需要保障的時刻,以防有不可測的意外發生,只是在不景氣的年代,如何才能更精打細算,把錢花在刀口上,用最省錢的方式,買到最高保障!


預算少 定期壽險先墊底

目前能夠提供壽險保障的保單,有終身壽險、定期壽險和投資型保險3種類型,其中,終身壽險因為定期繳納、終身保障,所以保費特別貴,投資型次之,定期壽險最便宜。

舉例來說,30歲男性如果要增加300萬的保額,終身壽險的年繳保費要高達8萬2,200元;投資型保單年繳保費2萬4,060元次之(危險保費約1萬6,000元,但是目前投資型保單最低月繳2,000元);定期壽險最便宜,年繳保費只要1萬1,520元。

定期壽險是以「保障期間有限」來換「低保費」,單地地說,跟你每年買汽車險一樣,只是被保對象是人而非汽車,車險通常是以1年為單位,定期壽險除1年期之外,還可分10年、15年、20年、30年等長年期保單。當契約結束時,這筆錢也就消耗掉了,所繳保等於是送給保險公司,以前述例子來說,等於是保單有限的期限之內,每年只需要支付總保額0.38%的低用,作為保障

但是定期壽險不具有擴充性,如果想要增加保額只能另外加買保單;而保戶若不幸在契約到期前健康狀況出問題,像是罹患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等,想要再買保險,很可能會被保險公司拒保,則是另一個風險。
(我記得保險公司不能因此而拒保定期險)

不過,宏利人壽資深處經理蔡淑娟認為,如果預算有限,還是應該先求有保障,避免繳不出保費,或投入所得比例過高的錢在保單上。定期壽險就是可以「用最少的錢,解決最擔心的事」,而且年期愈短愈便宜,等日後經濟能力許可,再購買投資型保單接替,也是一種規畫方式。甚至如果本身已經有終身壽險的主約,只是保額太低想提高保障,還可以在主約裡附加定期壽險附約,保費又會更便宜。

趁年輕 投資型保單撿便宜

投資型保單是採「自然費率」計價,也就是保費會隨著年紀變動,年輕時投保最便宜,年紀大則保費變貴。

安聯人壽訓練培育部經理秦國維認為,投資型保單很適合年輕族群做為第1張壽險保單,因為在繳費上較有彈性,保戶若一時手頭不方便或是收入不穩定,即使暫時停止繳款,保障也不會立即消失。當然若非不得已,並不建議客戶繳費太過隨興,因為若是投資績效太差,還是有可能面臨保單停效的風險

此外,投資型保單可依倍數調整保障額度,能滿足保戶在不同階段對壽險保障的需求。保誠人壽行銷企畫系統執行副總經理王淑華表示,以30歲男性為例,投保20年期100萬的終身壽險,年繳保約2萬6,000元,若以相同預算買保障型的投資型保單,壽險保額最高可達316萬元;等到年紀大了,保額也不需要太高,屆時再調降保額,剩餘保費就會以較高比重進行投資,1張保單就能達到個人所需的保障與投資功能。

所以如果是為了青壯年時期的家庭責任而需要提高保額,較不建議選擇終身壽險,因為要支付的保險成本較高,會造成繳費壓力過大

同樣是300萬的保障額度,投資型保單只要用1/3的價格就能買到,定期壽險更只需要1/7的價錢,因此,想要省錢買高保額,定期壽險和投資型保險都是好標的,或是先投保基本額度的定期壽險,此後再隨年齡與所得增長,增購投資型保單來擴充保障額度,以達到保費節約、保障充分的雙重好處。

2個帳戶 加倍致富

Money+月刊‧2008年12月‧作者:朱國鳳

不管景氣好不好,職場是不是進入冰河期,想靠一份死薪水晉升新富族,確實有點難。如果可以多開第二個帳戶,用兼差收入彌補第一個本薪帳戶的不足,不僅能加快財富累積速度,還能賺到無限的自由與安全。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經說過︰「一個人會有什麼成就,可以看看他晚上時間在做什麼懂得善用下班後7∼10點鐘的人,他的成就將比一般人高出兩倍。」松下幸之助認為,學習是無止境的,惟有不斷的去學習、去努力,才有未來與成就可言。

只是,面對今年以來的不景氣,上班族現在心裡想的可能不是個人成就,而是自己的荷包。根據《Money+》與Yahoo! 奇摩新聞民調中心於10月合作的網路調查顯示,高達9成1的網友都想要「兼差賺外快」,而另一個更驚人的統計數字是:目前全台至少有30萬上班族有兼職的打算。顯然「兼差」已經成為職場的熱門運動。


543原則 開啟外包與兼差風潮

其實從2000年開始,職場逐漸進入凍薪年代時,兼差現象就已經開始增溫;今年以來,職場更是狂吹兼差風,先是上半年油糧帶動的高通膨,接著是下半年的全球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陰影,一連串的「驚嚇」,讓「兼差救荷包」成為最可靠的出路,上班族想要兼差的比例,也因此飆出了歷史新高。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對這項數據一點也不感意外,她甚至向廣大受薪族預警︰「職場真正的寒冬期才剛開始!」因為全球經濟不斷降溫,企業原本就已經營不易,人事成本卻反向上升。台灣企業的平均用人成本約在1.4∼1.5倍,也就是聘雇一個正職人員,假設月薪是5 萬元,實際的每月用人成本卻是7.5 萬元(5×1.5),因為每月除了本薪外,還要提撥勞健保、退休金、福利、教育訓練,再加上招募成本與資遣費。

「近年陸續實施的新法規,讓企業用人成本至少再往上增加1成。」林由敏指出,企業主為了因應人力成本的不斷墊高,只好採取「543原則」,也就是5個職缺、只聘雇3個員工、給4份薪水,或是將原有的非核心業務外包,且外包範圍愈來愈擴大。而當外包降低的成本仍然不足以挽救衰退的獲利時,企業出現減薪、無薪休假,就要小心是裁員與倒閉的前兆了。

職場大緊縮 平均每隔5年就會碰上

同樣是第一線接觸人力動態的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當聽到仍有少數上班族認為「兼差好累,把本業顧好就行了」的想法時,用嚴肅的口氣表示︰「把本業顧好就好的太平盛世已經過去了。」吳睿穎自己就是一個本業顧好、但業外也精彩的「兼差達人」,永遠在「養」下一個兼差通告與機會的他,來自兼差收入的外快帳戶與本薪帳戶等量齊觀,讓他比大多數的上班族更多了幾分「財務安全感」。

同樣也是本薪、外快二個「引擎」馬力全開的104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也提醒受薪族,「職場每隔幾年就會出現寒冬期,將會是常態。」邱文仁根據個人觀察經驗分析,台灣平均5年就會出現一次就業市場的大緊縮,以一般受薪族的職場壽命30~35年來看,在職業生涯中至少會碰到7次的緊縮震撼,「與其碰上了再驚慌失措,為何不提早因應呢?」邱文仁語重心長的建議。

不景氣環境,讓職場大緊縮,但換個角度看,反而提供一個多元就業管道,「只要上班族能夠接受的彈性愈多、自由就愈多,」邱文仁解釋,目前職場就像是一個多元的拼圖,包括正職、派遣、外包、家教,只要願意主動出擊,上班族想在正職之外,靠兼差多賺一份以上薪水的機會並不少。

38歲、有一對國小雙胞胎孩子的「豆豆森林」網站站長豆媽,白天在一家上市公司當正職會計,下班後,每周一、三晚上兼差當鋼琴老師,周六、日就與先生到天母及台北地下街擺攤賣親手栽種的盆栽,她還利用晚上11點至12點就寢前這段時間念書,現在的她已擁有15張專業證照。懂得善用時間,讓豆媽能夠為家庭多賺2份收入以上。

多賺一份薪 提前晉身新富族

而擁有千萬人氣的部落格作家——貴婦奈奈,更是一位與時間賽跑的超女。白天她是大學講師,晚上就化身為編劇、節目企畫、兼職寫手,成功周旋在網路、校園、電視與出版等領域。今年5月,她以「貴婦奈奈的福態日記」勇奪第一屆百萬部落客總冠軍頭銜,在眾人羨慕的眼神下,領取了100萬元獎金。對於自己多元化的工作內容,貴婦奈奈不諱言的說,「我的夜晚賺得比白天多!」

白天大學講師的收入約4、5萬元,晚上靠文字與創意賺錢,平均也有6、7萬元收入,每月至少進帳10萬元。如果把豆媽、貴婦奈奈的正職薪水視為「第一個帳戶」,那麼兼差的收入就是她們的「第二個帳戶」。一般上班族就算無法像貴婦奈奈一樣成為「兼差八爪女」,但只要能夠像「豆豆森林」的站長豆媽,妥善運用下班後3小時,或是周休二日的部分剩餘時段,也能順利幫自己在本薪之外,輕鬆另開「第二個帳戶」。

根據《Money+》網路調查結果發現,如果有兼差收入,42%的上班族會把這筆錢存起來,33%的人則會把兼差收入用來貼補生活費。我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試算,如果每個月可以靠兼差多賺1萬元,即便只是放在銀行定存,12年後,將多出一筆168萬元的財富;這跟沒有兼差、每月只能從本薪存下5,000元的人相比較,累積的財富足足多出了84萬元。

不管職場冰河期有多長,不論投資市場有多險惡,這筆錢等於是本薪之外多出來的一筆財富,可以輕鬆的拿來貼補購屋金、教育金、創業金、退休金。更重要的是,用你的下班閒時,不僅能賺到有形的金錢,還能賺到更多無形的收穫。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獲利心法 歸納8大特色

遠見雜誌

前文請先閱讀:
最會幫股東賺錢的台灣73強 A+俱樂部 (遠見雜誌08年12月號 撰文:彭杏珠)
http://learn2rich.blogspot.com/2008/12/73.html

台灣73強,平均累計報酬戰勝飽受海嘯侵襲的台股大盤, 他們不僅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表現漂亮,不少更是年年成長的優質企業。

為何這些企業可以通過大環境的試煉?《遠見》歸納八個特色。

這73家企業,雖非家家都耳熟能詳,但它們絕不是一夜致富,大都是先蹲後跳、苦盡甘來的企業。

宏達電在成為股王前,已經練功很久,初期一度有斷炊之虞。「技術、資金、市場,缺一不可,立錡、訊連、茂迪、可成等,也是媳婦熬成婆,市場成熟後,馬上釋放獲利能量,」鄭宗祺說。

為何這些企業可以一次又一次通過大環境衰退的試煉?綜合分析其原因後,歸納出八個特色:


1.中小企業偏多,股本小易推升ROE

資本額在50億以下的企業就有64家、50至100億的企業共7家,超過百億規模的,只有台灣大(380.09億元)、聯發科(107.32億元)兩家。

小型股資本小,有流動性不足的缺點,也是因為股本小,獲利增加時,ROE竄升很快。對股東來說,不管股本大小,能靠本業賺錢就是好企業。

2.專營利基市場,創造高毛利

大企業常把資金、人力擺在能賺更多錢的大市場,所以利基市場通常吸引一些身懷絕技的中小型企業,儘管餅不大,但產品特殊,單價高,獲利可觀。

從73家企業2008年前三季的毛利率來看,只有20家毛利率在三成以下,超過五成的就有17家,其中以軟體業者利潤最高。例如遊戲機軟體的鈊象毛利可達八成、IC設計的驊訊也有八成四,訊連更奪下寶座,毛利率幾近百分百。
(有點莫名其妙,很多高毛利的公司只是產業的特性使然,並不表示這些公司真的比較利害,要看還是看純利比較有意益一點)

「一般企業毛利率高於三成就算很不錯了,」康和證券協理吳馥珵分析市場毛利率水平。

訊連將不可能化為可能,原本專業人士才會影像剪接或修改照片,訊連卻能設計出一般人也能輕鬆操作的軟體,難怪能創造高毛利。

欣技資訊雖不是可攜帶式終端機技術的原創者,卻貼近使用者,設計出方便、耐用、省電的操作介面。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讓欣技單項產品毛利最高達到六成以上,2006年歐美國際大廠毛利約在39到45%,欣技卻達58%。

董事長廖宜彥從創業起,就隻身到歐美跑業務,「欣技就像手工裁縫師,最知道客戶需要什麼,裁剪出最合身的西裝,」他對客戶的需求瞭若指掌。

東友之所以成為五顆星企業,少量多樣的客製化能力居功厥偉,目前已居全球雷射多功能事務機代工的領導地位。東友以強大的設計能力,彈性生產的高配合度,贏得日系廠商信賴。「當日系廠商因為成本不符,紛紛捨棄中低階市場時,擁有生產高複雜性產品的東友,就成為小池塘裡的大魚,」施羅德副總裁陳朝燈說。

利基產業也會形成獨占或寡占市場。四顆星的中碳就因此獲得高利潤。

中碳為中鋼集團的關係企業,是台灣唯一的專業煤化學製品生產廠商。

從幫中鋼處理高爐煉鋼後所產生的副產品代工處理,已成為中鋼集團的金雞母。大展證券經理胡志欣表示,中碳資本額為23億元,員工僅有127名,年產值卻高達50幾億,人平均產值近4000萬元,是生產力很高的企業。

104人力銀行不是獨占,卻是寡占市場。據AC Nielsen的數據顯示,104市占率高達85%以上,累積400多萬個履歷表,「104的品牌已具有月暈效應(Halo Effect),」楊基寬分析104的致勝關鍵。

3.產業龍頭,抗跌又能迅速恢復

領先業者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對抗不景氣能力較強,一旦景氣回春,也是率先成長的領頭羊。

73家企業中,領導廠商不勝枚舉:川湖是台灣第一大伺服器導軌設計生產廠、聯發科是IC設計業多代拳王。還有光學霸主大立光、影音軟體小霸王訊連、台灣最大機殼業者可成等。

4.自有品牌先行,將代工降為次要選擇

長久以來位居股王地位的宏達電,策略就是切入智慧型手機、打自有品牌。智慧型手機明年仍會成長,藍海市場加上自有品牌,正是帶動宏達電獲利高飛的雙翼。

擁有22年歷史的川湖,董事長林聰吉創業伊始就希望能打造川湖為百年企業,並開創自有品牌(King Slide)。當同業樂賺代工錢時,川湖寧可孤寂地走「自創」品牌的路。

「代工可以快速衝大規模,卻不能永續經營,川湖一開始就定位自己只跟國際廠商競爭,」參與川湖轉型的執行副總經理王俊強說。

股本只有7.1億的欣技也堅持自有品牌。三年前,不再接ODM(設計代工)訂單,只保留一位舊有的長期客戶。執行副總經理張志龍說,目前ODM只占營收一成,自我品牌達九成。為了創造品牌價值,欣技平均研發費用占營收7%- 8%,明年預估還要逆勢大幅投入研發費用。

品牌效應逐漸浮現後,今年欣技打敗國際大廠,拿下巴西郵局大訂單,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唯有發展品牌,才能創造高利潤,」張志龍說。

5.客戶關係深遠,供應鏈就是靠山

客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良好的互動是業績保證之一。新普能成為NB鋰電池的領導業者,客戶關係助益不少。新普所生產的鋰電池電池芯都是向日本採買再挑檢組裝,與日本客戶關係羨煞同業。當市場供不應求時,不僅可以優先拿到足夠貨源,市場反轉時,也能談到好價錢。

欣技雖然擁有獨立自主的技術,但是AIDC(自動辨識、資料收集)產品必須透過經銷商解說服務,才能順利賣出。如果不是多年扎下的經銷商根基,欣技很難攻占全球32個國,締造俄羅斯、中國第一大,匈牙利、巴西、波蘭、捷克第三大的成績。

欣技與經銷商如同創業伙伴又情同家人,每年召開經銷商大會,經銷商總是會自付機票費,偕同家人一起參加。

6.常以危機為誡,不被成就沖昏頭

走訪一些企業後,意外發現這些老闆竟然有很深的危機感,幾乎是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經營事業。有過家人創業失敗的慘痛經驗,欣技董事長廖宜彥已將「居安思危」轉換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人高馬大的楊基寬,內在與強壯外表有極大反差,甚至還有點自虐感。上市前,他期許104「不只幫求職者找工作,還要找方向」。上市後,責任加重,危機感只有愈來愈強。

7.財務操作保守,現金在手最實在

73家企業中,有很多企業都未向銀行借貸,聯發科一日間還清所有債務,手上還有高達271億7500萬元的現金。

淨現金多少見仁見智,但楊基寬認為,104即便營收大減半,至少還有兩至三年的存糧,還有餘力創新研發,等待下次機會的到來。

欣技、港建、立錡、訊連也不跟銀行借錢,大立光上市是為了吸引人才,根本不需要募資或發公司債,董事長林耀英說,「企業要長久經營,自有資金很重要,有現金比較安心啦。」

8.不斷累積研發,創造下一波成長動力

不管位於藍海或紅海市場,經營者無不絞盡腦汁,尋覓新商機。「這種壓力絕非朝九晚五的雇員能夠理解,老闆總不能大聲吐苦水吧,」一位企業主分享他高處不勝寒的內心世界。

楊基寬就是如此,2001年網路泡沫化時,他趁勢推出人力派遣、外包業務。當時外界都覺得他瘋了。

但現在派遣、外包已成為企業招聘的重要管道之一。據104調查,超過四成企業主會選擇派遣、外包等多元人力運用方法。

聯發科每隔幾年就推出新產品,從光碟機IC設計起家,到手機IC、平面液晶電視IC,並開發手機解決方案,讓大陸山寨機能快速推出新機種,「它總是能找到下一個成長引擎,」陳朝燈說,聯發科具備研發能力與精準眼光。

從這73家A+俱樂部成員身上,可以發現,要成為一家歷久彌新、且持續獲利的企業絕非偶然。

現在各產業都得面臨嚴峻挑戰,但能經得起過去5至10年考驗,手上又有充足現金備用的A+企業,面對寒冬來襲時,顯然更具備長期抗戰的優勢,值得企業與投資人參考借鏡。

方岑靠游泳投資學存上千萬

Smart智富月刊 第124期 撰文者:劉 萍

才37歲的方岑不但擁有兩棟房子,靠資產配置及藝術品等另類投資,累積上千萬元身價,成為圈內有名的理財小富婆。

進演藝圈逾15年,從端莊慈愛的老師、作惡多端的壞女人,到主持情色節目,方岑從不怕各種角色的挑戰;也在這15年裡,見證過台股攻上萬點、經歷大盤跌破2,485點,到今年金融海嘯也受了傷,方岑從不被市場大風浪嚇退,持續投資。

「在這個圈子裡,她是我見過,對演戲和理財,最專業也最樂在其中的人了!」從事藝人經紀近20年的齊石傳播負責人尹慧文說。無怪乎,才37歲的方岑不但擁有兩棟房子,靠資產配置及藝術品等另類投資,累積上千萬元身價,成為圈內有名的理財小富婆。

家道中落 高中打工還債

包括尹慧文在內,很多人很羨慕方岑,能這麼早就抵達理財目標的終點。但卻鮮少人知道,在理財的起跑點上,方岑其實一開始落後別人很多。


20多年前,念國三的方岑,生活過得很闊綽,家裡還請傭人。但因父母投資失利,一夕間變成負債累累,「家裡找不出一塊錢,連瓦斯爐、洗衣機都沒了。」方岑說,她沒有太多時間怨天尤人,一考上國光藝校後,就半工半讀幫家裡度經濟難關。

「幸運的是,拍廣告的收入,不但夠繳學費,還能幫忙家裡還債。」不到2年,方岑拍了上百部廣告,曾在半學期內賺進60多萬元,收入比一般上班族還多。

這時候,她就開始使用從書中學到的「信封理財」法。她把所有收入分放在學費、家用、債款、儲蓄、生活急用預備金等信封裡,加上自己是家裡重要的經濟來源,才20歲時便主動找保險經紀人,買了壽險、意外及醫療等保險,「這6個信封就把我的收入快分光,剩下的零用錢不多,我會都花光,這也算是另類的月光族吧!」方岑笑著說。

雖然,方岑歷經了一場家變,卻讓她建立很正面的理財觀,就是不斷充實理財知識,要有判斷能力,親自處理每筆錢的配置,「為了不再重蹈當年覆轍,我絕不借錢投資,也絕不把資金全部押滿,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主持節目 與基金結緣

在度過了還債、只求溫飽的階段後,10年前,方岑接演公視戲劇《我的這一班》,成功詮釋戲中主角紀老師,使她形象與知名度再往上提升,在演戲之外,還帶來了主持機會,其中在中廣主持的「世界生活館」,因為與富蘭克林投顧合作介紹基金,方岑因而對基金更加了解。

「他們提到的資產配置、長期定期定額,很符合我的理念和需要,所以我把基金當儲蓄工具,每月自動扣款,一直做到現在,平均每年報酬都有20%到30%以上。」方岑說,其中1檔義大利基金,她定期定額達10年之久,最後竟翻了好幾倍,是她賺最多也最有成就感的投資經驗。

環宇投資顧問香港公司總經理黃一修,是方岑國光藝校同學的哥哥,因為從事財經工作,成為愛理財的方岑和幾位同學常諮詢的對象。黃一修發現,通常大家都是問他,該投資什麼好、該不該進場?但方岑不會問這些,就以她投資的義大利基金為例,黃一修還記得方岑提出的問題是,義大利的經濟發展如何,主要產業的前景如何,會影響股市表現的風險有哪些,「我聽得出來,她已經做了研究,也看過產品內容,問我是為了做判斷的參考。她雖不是金融理財人員,但卻具備專業的功夫。」

10多年來,方岑就是這樣親自挑選基金、用基金做配置,即使工作再晚再累,她都一定會看財經新聞,因而累積豐富的知識。

雖然方岑的理財成效不錯,但她未因此輕忽演藝工作,「我們這一行,保障很少很少,像退休金、保險,都要靠自己籌措,我主要的賺錢力是演戲,理財工具則是用來保住我賺的本。 」

生日禮物 買台積電股票

所以,6年前,方岑開始大量接演八點檔電視連續劇,願嘗試突破的她,無論是《台灣霹靂火》裡的女同志或《台灣龍捲風》的女企業家,都演得潑辣狠毒,還惹來過度入戲的觀眾,要求製作單位「乎伊死」,不然就炸掉電視台。但下一部戲,方岑還是繼續敬業地「使壞」,即使前一天在戲中吼到半夜而失聲,但一早還是精神奕奕地備戰,「她真的是一位很有戰鬥力的演員!」一位製作人說。而這份戰鬥力也讓她的收入進入高峰期。

隨著收入大增,方岑提高了基金投資的額度、配置的檔數,就是要把錢扣光光的她,還新增了一筆定期定額的投資,但有趣的是,這筆投資不是基金,而是股票。「每年我一過完生日,就是台積電除權,我就每年進場買幾張,當做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方岑說,6年下來,經過配股配息,平均成本只有50元,這項會搖錢的禮物,讓方岑的股票投資有了好的開始。

黃一修觀察,在理財上,方岑除了會去了解產品內容和風險,會找更專業的人討論,還有一個特點是,關注和研究的標的範圍很廣泛,黃一修說:「這對投資是加分,因為視野會宏觀一點,會去注意國際市場和資金的流動,做對配置就能降低風險。」

多元配置 也投資藝術品

尹慧文對方岑的多元投資就很佩服,3年前,尹慧文參觀了方岑的蘇繡「儲藏室」,30坪大的空間還不夠掛,每一幅作品,方岑都會從主題、繡女的技術和體力等狀態去分析價值,而一有大展覽,她就會飛去看,持續投資。

又有一回,尹慧文和方岑談完事情,方岑見還有空檔,就邀尹慧文陪她看房子,尹慧文不解地問她,不是已經有兩棟房子了?方岑向她解釋,價格跌很多,有些不錯的物件可以去鑑賞看看,也許可以挑到物超所值的房子,「我一上車,就看到後座全是房地產的廣告和DM,可見得她有多喜歡看資料和研究!」尹慧文很羨慕方岑的理財能力。

這6年,方岑在賺錢高峰期,累積了生活與退休無虞的資產後,今年她在工作和理財上,將進入新的階段。在演藝工作上,方岑再度接演公視《我的這一班》中的紀老師,尹慧文說:「為讓演戲生涯細水長流,她不再大量接戲,而會選擇能發揮多元和細緻表演能力的作品為主。」而在理財上,方岑則透露會增加「錢賺錢」,亦即股票投資的比重。

長期持有 看好3高股票

在金融海嘯未退潮之際,方岑的決定顯得有些大膽,但她表示,市況雖不好,就中長期投資而言,很多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盈餘及現金股利3高的企業股價,實在很低很划算,她就偏愛這種能長期持有,收益像滾雪球一樣長大的投資方式。「現在,我每天早上8點看盤,下午1點45分出門游泳、做運動,晚上喝紅酒,relax(輕鬆)一下嘍!」

至於基金,「我會非常非常有耐心的給它度過去,淨值跌很多,但可以累積很多單位數。」方岑表示,她用樂觀心情等待下一個上坡,享受定期定額、資產配置、價值投資帶來的豐收。

現階段,一般投資人充滿恐懼,對任何產品都採排斥態度,但黃一修看到方岑的做法是,全盤審視所有資產,對於出現虧損的標的,不會全面否定,而是先檢視標的內容,例如單筆投資的韓國、香港基金,同樣有虧損,但她因看好香港,所以續抱,而韓國則因外債比大增、匯率波動又比香港和台灣大,在前景有疑慮下,她就停損出場。「態度對了,就會做對!」黃一修說。

「我愛游泳,而理財、投資和游泳有點像,有時岔了氣或節奏不穩就游不好。這時就要更有紀律、穩住節奏,才能游到獲利點。」方岑話裡讓人感受到她確實很樂在理財、享受投資。

小檔案_方岑
年齡:37歲
學歷:國光藝校音樂科、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第1名畢業
電視代表作:公視《我的這一班》,三立《台灣霹靂火》、《台灣龍捲風》等
主持代表作:J E T日本台《慾望東京》、中廣新聞網《世界生活館》、超視《法醫剖案》等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重大勢者得大利 學會空頭獵熊

投資情報雙周刊 101期 文/華冠投顧分析師楊竹文

八大秘訣與五條操作規則:

股市持續下跌,大多數投資者都傷痕累累,但仍有極少數人仍能不斷地在熊市里賺錢。他們究竟有何秘訣,能夠成為熊市中的贏家?筆者總結了幾點,供大家參考。

控制資金與籌碼比例:

在熊市的多數時間裏,保持空手或少部位持股,平時不輕易搶反彈,理由是熊市不言底,尤其是熊市初期的每次反彈,賣出都是正確的。多看少動能夠躲避風險,保留大量現金,也就保留了希望,保住了真正底部進場的火種。

建立自己的股票池:


熊市中最大的不確定性是系統風險,其次是個股的公司風險,所以選股要儘量採用價值評估方法,並且建立自己的股票池。當股票池中的個股出現價值嚴重低估,大盤出現力度較大的反彈時,果斷買入其中最有把握的個股。

儘量做大波段反彈:

大波段的反彈行情,主力介入程度較深,拉高出貨的週期也較長,搶反彈的機會大於風險。如果頻繁操作小反彈,往往是今天追入明天套,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高賣低買滾動操作:

熊市反彈要視力度,反彈到相對高度,哪怕手中股票虧損也要清倉,等跌回到一定低位再回補。通過多次高賣低買的滾動操作,降低持股成本,彌補前期虧損。

做錯敢於停損:

股市沉浮,順勢而為才能成功。牛市起步,抱股是良策。而熊市不一樣,持股不動就會被動挨打。所以在熊市出擊,一旦失誤,損失如在承受範圍內,就應立即停損,認賠出場,以利再戰。

獵熊時不貪婪:

在熊市趨勢尚未轉變之前,每次出擊的獲利目標不能定得太高,有賺即可,砍下的熊掌及時吃,貪婪會被熊市大軍的另一隻熊掌所擊倒,反而成為大熊的獵物。

陳政元 空頭時期穩穩賺8%

Money+月刊‧2008年12月‧作者:劉志明

在現金為王的投資環境中,大家逃難式拋售手中持有的可轉換公司債,卻成為「好手」穩穩賺錢的管道,陳政元鎖定價位被低估的標的,在空頭中成功賺進8%報酬率。

股市狂跌、景氣下滑,別人投資都是虧損5、6成,但大展證券總經理陳政元不但多頭時大賺,空頭時也能穩健獲利,祕訣就是在多頭時買進可轉換公司債(CB)的選擇權,常常能賺1倍以上的利潤;景氣不好時則瞄準可轉換公司債「本尊」,一樣有5 ∼ 8%報酬率穩穩入袋。陳政元笑呵呵的說:「可轉換公司債是多空兩相宜,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工具。」

4年前,陳政元友的聚會中第1次聽法人談起「可轉換公司債」(以下簡稱可轉債)這項商品,他發現這個結合「股權」與「債權」的投資工具,操作空間比股票更靈活,因此便開始深入研究。

憑著10多年的股票投資經驗,陳政元切入這個領域格外輕鬆。由於可轉債選擇權是一種利用契約的方式,以不到十分之一的資金,買未來可能上漲的可轉債的權利,因此只要可轉債「本尊」上漲1成,就可能帶動選擇權上漲快1倍,是多頭時很好的財務槓桿操作工具。


例如2004年時,陳政元因看好華碩(2357)在NB產業布局與設計能力強的優勢,出手買進華碩的可轉債選擇權。當時華碩股價在75∼100元間波動,就算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頂多只能賺到2 ∼ 3 成,但是利用可轉債選擇權,多頭時充分發揮槓桿操作效果,卻將收益擴大,陳政元因此在幾個月內就大賺了1倍之多。而利用相同手法,2年前他投資神達(2315)的可轉債選擇權,也一樣大賺1倍。

「多頭時,很容易就能靠可轉債選擇權賺3∼4成。」投資可轉債選擇權讓陳政元嚐到不少甜頭,直到在正崴(2392)一役上摔了一跤,虧了50萬元,不但讓他銘記在心,也警覺到多空趨勢即將反轉。

可轉換公司債 可當多空指標溫度計

去年6月,陳政元轉戰正崴可轉債的選擇權,1個月後,可轉債的價格在102∼110元間波動,帳面已獲利1、2成,但他認為還有上漲空間,決定繼續持有。

不料正崴股價一路向下,到了今年3月,雖然一度啟動陳政元的警覺心,盤算是否停損賣出,但當時兩岸關係改善,股市可能轉好、甚至上萬點的呼聲極高,他判斷正崴應該會跌深反彈。豈料股價卻毫無反彈跡象,到了6月中旬可轉債選擇權到期,總結損失50萬元。這50 萬元給了陳政元當頭棒喝,讓他開始思考:「連正崴這種績優股都會暴跌,是不是代表台股多頭派對已經結束?現在是空頭市場的開始?」

釐清思緒後,陳政元的投資策略便轉攻為守。之後台股如同他預料般,開始下探,在10月底,大盤下探到4,110 點,可轉債市場同樣也慘兮兮,盤面上273檔上市櫃企業可轉債的轉換價格,股價幾乎全數跌破轉換價格,顯示可轉債轉換股票的價值已經失效。

陳政元分析,可轉債籌碼幾乎都掌握在大股東手上,若選擇到期後贖回,理論上這段期間就算放著,都有利息可賺,到期後還可依較高價位贖回。但大股東卻不在乎利息,未到期就在市場上不計成本的拋售,隱含的意義可能是「這家公司的財務出了問題,大股東對自家公司營運沒信心。」例如先前發生財務問題的歌林、仕欽等,在公司出事之前,可轉債均領先大跌。

看準力麒不會倒 輕鬆獲利8%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 譬如之前發生危機的力麒(5512),雖然因牽涉扁家洗錢案,股價暴跌,拉低可轉債由100元跌到80元以下。但陳政元查詢力麒可轉債的內容後,發覺這檔公司債有銀行擔保,幾乎沒有「破產後本金拿不回來」的風險。

「如果有銀行擔保,就算公司出了問題,銀行也會還債,因此風險不大。加上公司債價格不該有這種跌法,力麒很顯然是遭到錯殺,我研判過了一定時間後,應該就會止跌回穩。」陳政元抓住機會,在82元左右大膽買進,不到28天,力麒可轉債就回到89元附近,賣掉後獲利逾8%。

不過,這些都不是大學問,「細心才是成為贏家的真正關鍵。」陳政元強調,仔細檢視列入觀察名單的可轉債標的,細心了解各項資訊,才能準確掌握進出時點。

例如今年10 月,市場雖然看空DRAM 產業,但大家仍對DRAM有期望,甚至認為股價會強力反彈。沒想到DRAM股價腰斬再腰斬,當時搶進、想搭反彈順風車的投資人幾乎都慘賠。但如果選擇投資南科(2408)可轉債,在11月下旬到期,預期報酬率仍然有3%,相較起來,還是比投資現股的報酬率要好很多。

明年是空頭年 跌深的可轉債有機會

以現在的局勢研判,陳政元認為,未來1年仍是空頭市場,投資不應太過樂觀,穩定獲利的商品才是主流。他更預言,明年可轉債市場會更加活絡。他解釋,許多大股東或可轉債持有人為了變現,會在市場上出售,只要是價格跌到80元左右,且公司沒有倒閉風險的標的,投資人都可多加注意

以華航(2610)的可轉債為例,報價一度跌到80元左右,陳政元考慮到華航為國有事業,到期無法償還債權的機率很低,買進持有至明年2月到期時,就能讓華航以面額100元價位贖回,怎麼算都是穩賺不賠,因此他在10月時大膽買進。

11月時,陳雲林來台訪問,帶動航運股行情,華航可轉債也受到利多拉抬,一周內漲回到90元左右,陳政元選擇先落袋為安,獲利近10%。「但如果可轉換公司債價格在80元以下,就得特別小心,因為可能出現財務危機,才會讓大股東棄守可轉債市場。」陳政元特別提醒。

較特殊的情況是像力晶(5346)的可轉債,陳政元指出,11月19日價位在39元左右,顯示公司財務確實有問題,但如果政府肯出手挽救DRAM產業,解除力晶的破產疑慮,只要訊息一發布,力晶可轉債價位可能很快就會回到80元,以現在的39元價位,如果賭對的話,可以賺1倍。

在不景氣的時代,可轉債的確有機會帶來穩健的報酬,只是購買前最好先多加研究,投資金額以不造成自己資產負擔為最高守則,並且了解欲買進可轉債公司的產業及未來的發展。「總之,可轉債雖然報酬高,但天下可沒有白吃的午餐,事前沒有做好功課,還是很容易陰溝裡翻船。」這是陳政元給有意投入可轉債的投資人良心的建議。

陳政元的可轉債操作心法
1. 多頭時注意可轉債的轉換價格,如果股價超過轉換價格,可轉債本身價格就會漲,也能依據兩者股價的價差,賣出轉換的持股獲利,甚至可以買可轉債選擇權來加快獲利速度;空頭時,等可轉債期滿,依到期日價格由發行公司贖回。
2. 選擇財務不會發生問題的公司、到期日期較近、年化報酬率高的標的。
3. 如果可轉債價格在80元以下,就得小心公司可能出現財務問題,除非有銀行擔保,但也得確認銀行本身沒有財務上的問題,只要公司或擔保的銀行能還出債權,風險不高。
4. 可轉債不像股票般易於買賣,必須特別注意市場流動性。

10分鐘認識可轉債
▲ 投資風險:中等
▲適合投資人:追求穩定獲利的族群

交易須知
● 買進方式可分為初級市場及次級市場,初級市場是指發行公司與承銷商訂定發行條件及轉換辦法後,對外公開承銷,承銷方式多採「詢價圈購」,投資人可依認購意願參與圈購,目前多以法人與大股東持有為主;至於次級市場,就等於在證券市場上直接買進,每天會有交易報價(市價),像買賣股票一般。
● 一般可轉債的發行面額為10 萬元,若在次級市場買賣,交易單位為1張,即市價×1000。

操作策略


實例說明
假設在10 月31 日以市價91 元買進長榮二可轉債(代碼26182),債券
到期日是2009 年8 月9日,到期價格100 元,轉換價格13.51 元。長榮11 月19 日股價為7.29 元,低於可轉債轉換價格,因此沒有轉換價值。

若是繼續持有,可能會有3 種獲利狀況︰
1. 只要在到期時公司沒有倒閉,能正常償還本金,以到期價格100 元贖回
後,等於賺取債息,預估年化報酬有7.22%。
2. 如果未來長榮股價上漲到17 元,將可轉債轉換成股票,買進成本為
91 元×1000 = 9.1 萬元,9.1 萬元÷1.351 萬元
(註:13.51×1000)=6.74 張股票,以17 元賣出,可得11.46 萬元,
若不計手續費等成本,可有2.36 萬元 獲利空間(11.46 - 9.1)。
3. 或者是未來長榮二上漲到99 元,一樣可先行賣出,賺進8 元
(99—91)價差,一張可賺進8,000 元,就不須等到到期日。

原文:http://www.moneyplus.com.tw/e_news.php?id=226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政府課錯稅 將無期限退稅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08.12.15

政府課錯稅,退稅不再有時間限制,而應全數退還,立法院本周四(18日)將審查由行政院提案修正稅捐稽徵法草案,明令政府對人民錯課稅捐,不再只限退稅五年。多數立委更擴大提案,要求包括因人民自己的錯誤,導致溢繳稅款,要求政府退稅的時間應拉長。

稅捐稽徵法第28條修正草案,被稱之為「陳長文條款」,行政、立法部門均有意促其儘早修法過關。不過,財政部強力反對將「退稅無期限」的適用範圍,擴及非屬政府機關錯誤的溢繳稅捐案件。

知名律師陳長文的自用住宅,遭台北市稅捐處誤認為是營業場所,15年來長期溢課房屋稅總額達17萬元。陳長文要求返還溢課稅捐,台北市稅捐處依法只願退還五年的溢繳稅款,陳長文因此申請行政救濟。這宗「政府課錯稅,卻只願退還五年」的課稅爭議事件,也引起監察院長王建公開抨擊,要求政府除了退稅,還要道歉。


在陳長文事件後,也有多起民眾提出相同錯課稅捐遭遇的案例,行政院經檢討後提出稅捐稽徵法第28條條文修正草案,同意納稅人因稅捐機關適用法令錯誤、計算錯誤或其他可歸責於政府機關的錯誤,導致溢繳稅捐者,稅捐機關應在自知有錯誤原因之日起兩年內查明退還,退還稅款不以五年內多繳的稅款為限

行政院同時訂出追溯條款,在法案修正前的溢繳稅款案件,同樣可享有不限期的退稅權利。

不過,行政院對於納稅人自己申報錯誤導致多繳的稅款,仍規定在繳納日起五年內提出證明退稅,逾期不得再要求退稅

包括立委賴士葆、蔡同榮、盧秀燕等所提案修正稅捐稽徵法第28條條文草案,其立意包括立委贊同可歸責政府錯誤的課稅案件,政府應全數退稅;屬於錯在納稅人本身的溢課稅捐案件,也要求修法拉長退稅期限。

部分立委提案自現行五年延長為十年,部分立法則認為應比照不設期限。

財政部強調,納稅人有協力申報的義務,若確實不是政府錯課,退稅期限仍應維持五年。財政部指出,目前稅捐核課期為五年到七年,逾期的課稅案件依法都不能再追補稅,因此屬於納稅人自己錯繳的稅捐,也不宜擴大為無限期退稅。


報錯稅 應約束退稅請求權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珍】2008.12.15

政府課錯稅,只願退還最長五年稅款,其作法確實惹人非議;然而,納稅人一時不察,自己報錯稅,甚至因此多繳了稅款,事後要求政府無限期退稅,恐怕也有爭議。

律師陳長文為了遭稅捐機關溢課長達15年的17萬元房屋稅,與政府並打起稅務官司,當然不僅只為討回17萬元而已,陳長文更想做的是以納稅人的身分,為制度爭一個公道。

政府也會課錯稅,並不是偶發事件,在房屋、地價等財產稅案件中,也非只有陳長文一件。於情、於理,只要被證實是政府課錯稅,錯了幾年就該還給人民幾年才對

過去,政府因稅法規定僅可退稅五年,不管人民再抱怨,都不願改變。直到錯課了知名律師陳長文的房屋稅,政府仗著有法條不願如數退稅的陋規,總算將被打破。

立法院本周將審查稅捐稽徵法第28條文修正草案,準備扭轉過去政府錯課稅捐卻只退稅五年的慣例。這宗朝野均無爭議的法律修正案,卻有向上發展的態勢,因為部分立委主張,不管是誰的錯,只是要溢繳稅捐,政府退稅都不能有年限。

不小心多繳稅,縱使錯不在政府,而是納稅人自己時,也能全數拿回退稅款,固然是極為討喜的提案,不過,也可能因此動搖稅法設下的核課期界線。

假如,溢繳稅款退稅不限年限,相對短繳的稅捐,政府是不是也能無限期追稅?

稅捐稽徵法第28條所以能夠修正,主要是政府自知理虧,一旦錯在政府,沒有道理只退五年稅,「退稅無限期」是為了懲罰政府,瞭解該對人民謹慎課稅

反過來說,錯誤如果證明來自納稅人自己,一旦比照無限期退稅的優待,難免會讓納稅人輕忽其納稅義務,溢繳稅捐事後舉證過程,更將帶給徵納雙方極多困擾。不屬於政府的錯誤,納稅人行使退稅請求權仍須被約束,不宜無限上綱。

全美最夯 蘇絲歐曼「救你財」剖析超辛辣

2008/12/15 王良芬/特稿

「別給我藉口,坐公車沒啥丟臉的,趕快把車賣掉,省下的汽油、保險費,可以幫你清償信用卡。」連珠砲般的說完後,蘇絲.歐曼(Suze Orman)意猶未盡,接著說:「你的屁屁沒那麼嬌貴,今天起,家中廁紙換成再生紙!」她是目前美國當紅的理財達人,總是能一語道破盲點。

在經濟最寒冷的季節裡,美國許多電視頻道上,經常可見一個女人齜牙咧嘴在罵人,雖然口氣凶巴巴,卻是字字一針見血,觀眾於聆聽救世主訓喻之餘,點頭如搗蒜,她就是全美最夯的理財達人蘇絲.歐曼,媒體稱她改變了美國人的金錢觀。

深奧理論口語化 嘲諷卻受歡迎

蘇絲.歐曼幼時家道中落,從窮困中掙出一片天,因此比一般專家更懂得金錢紀律,她說:「金錢是世界語言」,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美國人還是外國人,金錢就是金錢,它的功能都是一樣。


所謂的金錢紀律,就是要尊敬金錢,對自己誠實,為所愛的人負責。蘇絲.歐曼說:「第一課就是要克服對金錢的恐懼,富人在心理上駕馭金錢,常人則為金錢奔波。」她將深奧的理財理論,轉化為淺顯的口語,妙語如珠摻雜冷嘲熱諷,使她在CNBC主持的財經節目,成了全美最熱門的電視時段。

蘇絲.歐曼著書立說甚多,專欄攻占各大媒體,其中《通往財富之路》、《致富的勇氣》、《達到財務自由的九步》等三本書,先後奪得《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一,美公共電視根據她的暢銷書,邀請蘇絲.歐曼參與製作和主持了系列專輯,收視率創下了紀錄。

五十七歲的蘇絲.歐曼稱其「金錢啟蒙」,始於幼時父親開的快餐店起火,她目睹父親冒死衝入熾熱的火場,抱起被大火燒融的收銀機,高溫使父親的皮膚灼傷,胸前和手臂的焦肉黏在收銀機上,這一幕震撼到了蘇絲.歐曼,她領悟到:原來有時金錢比生命更重要

助人認清價值觀 通向財務自由

蘇絲.歐曼最折服人們之處,她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診斷出叩應觀眾的問題,很快給予整頓藥方,同時事後都證明確實有效。她經常扮演理財心理治療師的角色,協助人們回溯金錢經歷,認清自己的價值觀,積極面對債務,最後通向「財務自由」。

一名失業的華爾街女子問道:「愈照鏡子,愈覺得鼻子太醜,心情實在很鬱卒,打算去度假散心!」蘇絲.歐曼說:「妳應將資遣費做最好投資,整型能幫助妳建立信心,找到新工作,若把錢花在度假,將是血本無歸。」

蘇絲.歐曼在提供建議前,必先問對方的年齡、收入、債務和一些細節。某一加州家庭原是雙薪收入,最近妻子遭到裁員,家中收入頓減,支付房貸、車貸和日常花費甚為困難,丈夫問蘇絲.歐曼解決之道,蘇絲.歐曼說:「別和我講習不習慣!趕快賣掉大房子,搬到小公寓,停止健身房會員卡,改到公園運動。」

她一再苦口婆心告誡人們,「金錢是有生命的,你尊重它,它才會和你在一起。」新世代的美國人喜歡預支消費,蘇絲.歐曼經常當頭棒喝,斥責他們花錢太超過,但老一輩卻又過於保守,徒讓金錢綁住了心靈自由。

一名七十多歲的寡婦問:「原計畫明年回以色列探親,但退休金遭金融風暴波及,如今大幅縮水,不知是否還成行?」蘇絲.歐曼問明了老婦有自宅,日常花費謹慎,於是說:「人生苦短,妳到了該享受的年齡,該花就花,豈止債不留子孫,錢也不要留子孫,掛上電話就去訂機票,早點訂的話,還可以找到好價錢!」

「別給我藉口,坐公車沒啥丟臉的,趕快把車賣掉,省下的汽油、保險費,可以幫你清償信用卡。」連珠砲般的說完後,意猶未盡,接著說:「你的屁屁沒那麼嬌貴,今天起,家中廁紙換成再生紙!」她是目前美國當紅的理財達人,總是能一語道破盲點。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Q&A》零利率時代 你我日子怎麼過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羅兩莎】 2008.12.18

美國聯準會再度降息,聯邦資金利率趨近零,零利率時代,對民眾生活有什麼影響?

Q1、什麼是零利率?

答:指中央銀行提供給銀行業的短期融通資金利率趨近於零。例如,日本央行提供銀行業的拆款利率僅百分之零點三、美國聯邦資金利率已降至百分之零到百分之零點二五的「目標區」,幾乎都是零利率了。

Q2、台灣已是零利率嗎?

答:台灣央行提供銀行的短期融通資金「重貼現率」目前仍有百分之二。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目前雖已降至百分之一點五左右;仍比美元、日圓一年期定存利率高。嚴格說來,台灣還不算是零利率。

在民國六十、七十年代,台灣的貸款利率最高曾達百分之十七;一年期定存利率,曾高達百分之十四點五,與現在無法同日而語。


Q3、進入零利率年代,對民眾有什麼影響?

答:對靠利息生活的民眾非常不利,利息大減,生活縮水

Q4、向銀行借錢,也能免息嗎?

答:美國聯邦資金利率趨近零,代表銀行業彼此可取得接近無息的短期資金,但銀行借錢給客戶,必須收放款作業成本和獲利,因此銀行借款出去利率不會變成零。

Q5、現在把錢投資高息貨幣,會比較好嗎?

答:目前利率較高的貨幣僅剩南非幣、澳幣及紐幣,但高息貨幣常伴隨匯率風險,匯損甚至讓定存虧掉本金

Q6、零利率,會是全球同步嗎?

答:若各國央行跟進,就有全球同步的機會,零利率若全球同步發生,資金可能會從銀行體系流出,進入股市或房市投資。

Q7、零利率到底好或不好?

答:要看是什麼樣的投資人,靠定存收入生活的人,那就不好,但如果同時有投資或有借款,資產多元運用的投資人,借款成本降低,不見得是壞事。

Q8、台灣若進入零利率,銀行也會像日本收帳戶管理費嗎?

答:目前台灣僅外商銀行收帳戶管理費,本國銀行都沒有收,但很可能因應利率走低,將「起息」門檻拉高。

Q9、零利率會持續很久嗎?

答:降息,是要逼出資金,讓經濟環境復甦,若奏效,零利率時間會縮短;反之,可能像日本持續十年之久,預期這波零利率時代,應不會像日本,最好能在三到五年就結束。

資料來源:富邦金控資深協理羅瑋、中國信託經理廖亭亭、北富銀協理尤敏君

錢愈存愈薄 定存難維生
【聯合報╱本報記者/連線報導】2008.12.18

零利率時代,銀行存款愈存愈薄,靠利息過活的人,除了縮衣節食,或設法開源節流外,得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

刺激景氣,央行在過去短短三個月內連續五度降息,一年期定儲利率從百分之二點八左右,一路狂殺到目前的百分之一點四四五。

銀行主管算給你聽,如果有三百萬元定存,三個月前定儲利率百分之二點八,一年的利息收入約八萬五千零八十六元;換算每天二百三十三元。但央行大降息後,一年期定儲利率下殺到百分之一點四四五,同樣三百萬元定儲,利息收入剩下四萬三千六百三十八元,每天生活費只剩一百廿元,日子難過了。

劉阿姨六十多歲,民營公司退休後經濟主要靠銀行定存,偶爾做點股票或債券買賣。金融風暴來臨後,她不敢碰債券,對股票沒信心,雖然定存利率低,還是只敢把錢放在銀行,「其他投資更沒保障!」

長年作點裁縫貼補家用的羅媽媽原本存款就不多,景氣差,不要說做衣服,連修改衣服的機會也減少許多,只好靠小孩給的生活費。

「再下去,我只好去擺攤賣早餐!」桃園從農會退休的廖太太年近七十歲,兒女在外地工作,兩老以前靠利息過活很安穩,不用向兒女伸手要錢,如今銀行利息大減,九月還有二萬七千元,降息後十二月只剩一萬二千元。


征服金融海嘯 五階段投資術

2008/11/16【工商時報 徐晨縈/台北報導】

美國次貸問題所引發的金融危機,何時能劃下休止符?市場專家將這場金融海嘯分為五個必經的階段,依序是次貸發生時、企業合併期、經濟冰凍期、春天來臨期和經濟復甦期,而當前處於風暴中心的歐美正處於冰雪期,而位於外圍的亞洲市場則還在處於第二階段的企業合併時期後期,預估這場風暴至少要等明年上半年之後才能完全解除。

一、次貸發生時

次貸發生初期時,投資人毫無警覺,讓自己的資產快速縮水,第一階段的震盪已過,懊悔無用,接下來是認清所處於的經濟環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與因應之道。

二、企業合併期


友邦證券總經理陳智泉認為,當前包括台灣在內的經濟環境正處於企業裁員、倒閉和合併風的第二期企業合併階段;而歐美經濟則是已經進入到最冷的冰雪期,消費衰退、股市大跌、企業倒閉,公布的經濟數據均很差,消費者信心盪到谷底

在這個階段,經濟持續看空,如日前IMF公布明年各國經濟數據均呈現下修,投資策略以放空型ETF或避險工具,及具有合併題材的企業或產業為關注焦點。

三、冰雪期

冰雪期,是歐美國家當前的寫照,只有壞消息,沒有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儘管無法預期台灣經濟是否也會走入冰雪期,或者只是掃到颱風尾,因台灣與部分亞洲國家有很多的外匯存底可以支撐,但投資人仍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此時期,投資人的策略是以債券和現金至上,現金至少要6成以上,加上一些黃金佈局,因可能下一個失業的人就是你,準備好6個月的預備金,為可能突如其來的失業來作因應。

四、春天來臨期

春燕何時來?沒人敢斷言。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在一場合中提到,這次經濟衰退與過往不同,以前最壞兩年就可恢復,此次經濟復甦恐要比兩年更長些。

不過,陳智泉認為,目前市場普遍看法大多是明年上半年歐美國家經濟會率先落底,知更鳥有機會報春,2009年上半年可以防禦型股票、產業及成熟國家為投資主軸,最看好美國。

五、經濟復甦期

一旦明年上半年歐美經濟觸及谷底,消費信心逐漸恢復,企業恢復元氣,那麼2009年下半年新興市場及金磚四國經濟復甦將跟上,資金重新回流,新興市場將會展開新一波的回升軌道。

屆時,新興市場投資標的將重回投資人懷抱,投資人可開始加碼佈局新興市場,並提高投資比重,降低債券部位。

撿便宜也要有撇步

2008/11/10 Yahoo!奇摩理財特約作家 黃逸強

陪父親去看門診,熟識的護士小雲問我:「現在股票變得好便宜,台積電和鴻海那個比較好」。連從不投資的女孩都想買股票,我不禁好奇的問,為什麼想買股票,她回答的倒也直接:「便宜呀!」

但什麼是便宜呢?比以前價格低,還是比同類股價格低,或是以本益比、獲利來評估價格低,或者只是憑感覺。便宜這個形容詞太抽象了,買股票或基金並不是挑便宜的就好,而是要找有投資價值的,而非價格低的。但很多人都和小雲一樣,包括專家。

還記得7月份當股市跌到7400點時,有知名外資分析師說,相對新興市場台股已經超跌了,建議客戶進場「撿便宜」。當股市跌到6000點時,某金控董事長呼籲,台股基本面不錯,中長期「底部浮現」,可以進場了。卻沒想到還有更低點,當股市跌到4000點,更多的專家說危機就是轉機,現在進場正是時候。


我們永遠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底部,或者股價是否便宜到可以進場,重點是用猜測底部和撿便宜的心態來投資風險相當高。回想如果在7400點聽外資的建議進場「撿便宜」,或在6000點「底部」買股票的人,現在就已經住進了套房,所以底部是無法預測的。如果真要撿便宜,倒是有一個數據可以參考,台股的20年平均線具有相當的支撐,過去發生911恐怖事件及SARS事件時,都曾被跌破過,但半年後都收復並有一波多頭行情,因此可以用20年線做進場依據。 每一次市場下跌就是一次財富重分配,有人黯然出場,有人等待解套,但也有人準備進場,對於目前想要「撿便宜」進場的人提供以下幾點建議:

一、分批進場

投資首重資金控管,在市場多頭的時候,持股可以隨著行情增加,當市場反轉時,也應該降低持股保留現金部位,等待下一次的機會進場。著名的德國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的投資方法,他會先投入一部份資金,測試市場反應再決定是否加碼,目前市場屬於震盪築底的格局,在空頭市場的末跌段,會有很多好股票因信心不足或融資追繳而被錯殺,中長期的投資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將資金十等份,依20年線做基準,跌破10%進場買一成,跌破20%進場買二成,採用金字塔的方式分批往下承接以降低風險。

二、現金為王

目前市場雖獲各國政府強力護盤而回穩,但仍不宜大舉進場,因此資金先暫時放貨幣基金,等待機會進場,至於要買什麼股呢?亂世選股應更為謹慎,由於底部難測所以現階段應以基本面切入的價值選股法則,投資財務結構健全、現金流量穩健,高淨值比的股票相對安全。另外高配息基金亦是進可攻退可守不錯選擇。

三、長期投資

面對未來的不景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估算,美國經濟會持續衰退2~3季,預計經濟可望在明年中旬開始緩步回升。因此投資人要有長期作戰的打算,把投資的時間拉長,善用時間的力量,市場總是會給有耐心的人回報

最後投資一定要有風險意識,並不是高點才有風險,跌深就沒有風險,在投資天平的兩端「報酬與風險」,投資人往往會高度追求報酬而忽略了風險

最近Yahoo!奇摩理財網與今周刊合作,研究本波金融風暴的影響,這一項調查反應了投資人的投資理財模式。在最偏好的投資以股票及基金最高,基金種類以積極型的新興市場基金、台股基金及主題式基金為投資人最愛。但這類投資人今年以來資產減損達五成以上的高達36.9%,顯示追求高報酬必隨著高風險,不可不慎。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列報學費扣除額 先扣獎學金

【經濟日報╱嘉義訊】2008.12.18

布袋鎮蕭先生來電詢問:前陣子收到96年度的綜合所得稅退稅,但其金額與自己申報的少了3,000多元,請問是什麼原因?

南區國稅局嘉義縣分局答覆:按所得稅法規定,納稅義務人的子女就讀大專以上院校的學費,每一個申報戶每年最多可以扣除 2.5萬元,但就讀空中大學、空中專校和五專前三年及已經接受政府補助或領有獎學金的人不可以申報扣除故若納稅義務人的子女領有獎學金的話,應該先把支付的學費減掉獎學金後的餘額,在規定限額內列報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本案經查蕭先生雖然扶養就讀大學一年級的妹妹,但其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卻不能扣除,因為其扣除額只適用於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之子女,因此蕭先生96年度的綜合所得稅退稅金額與自己申報的少了3,000多元(2.5萬元×13%=3,250 元)。另外補充說明,公務人員領取的子女教育補助費,是屬於薪資所得,並不是「政府補助」,因此可以列報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

預防性健檢費 不能申報扣除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2008.12.18

不是所有的健檢費用,都可以拿來抵稅。財政部表示,單純屬於預防性的健康檢查,民眾支付的健檢費用,不能申報醫藥費扣除額只有因治療需要所支付的健康保險檢查費用,才可在年度綜合所得稅時列為扣除額節稅

目前正值96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財政部提醒納稅人,至醫療院所或相關檢驗機構辦理健康檢查所取具的收據,必須分辨其性質。

依據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2款第2目之3規定,納稅義務人及其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醫藥費及生育費,以付與公私立醫院、公務人員保險特約醫院、勞工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其會計紀錄完備正確的醫院者為限。但受有保險給付部分,不得扣除

財政部指出,現代人注重健康管理,因此每年或每半年都有例行健康檢查的習慣,健康檢查費用收據卻不一定都能用來節稅。


依據財政部規定,納稅義務人從事健康檢查,若是因健康檢查結果,必須赴醫院接受治療,納稅人所支付的健康檢查費用,因與接受治療兩者之間有具體的因果關係時,就可以依據所得稅法規定,申報醫藥費列舉扣除

但財政部指出,如果納稅義務人是基於本身保健預防需要,所做的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性健康檢查,不屬於因接受該項健康檢查,導致需至醫療院所接受治療的因果關係者,納稅人所支付的健康檢查費用,就不能申報扣除醫藥及生育費。

納稅人每年支付符合稅法規定的醫藥及生育費用,可以全數申報列舉扣除額減稅,沒有金額限制,但需有支出憑據,才可以扣稅。財政部強調,包括健檢費用在內,醫藥及生育費必須是具醫療性質的費用才可以列報,以生育費用為例,例如支付給坐月子中心的產後護理或嬰兒照護費用,如不具醫療性質就不能節稅。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基金輸定存 三大致命傷

2008/12/16【工商時報 李國煌/台北報導】

今年來,全球金融情勢遽變,投資人大賠,買基金、連動債,甚至做外幣、買投資型保單都大虧錢,銀行主管指出,基金投資輸定存,三大致命傷最嚴重,挑錯標的、選錯時機、策略有誤。

永豐銀主管說,投資虧錢以後,一定要深入反省,檢討失敗的地方,才能重新出發賺錢,投資三大致命傷,主要包括標的、時機和策略。

一、挑錯標的。

銀行主管說,市場變化難以捉摸,像是美股、日股,一度都有看好的聲音和分析,新興市場也各有擁護者,只是,市場很現實,一旦挑錯標的,長抱的結果還是賠錢。為了避免挑錯標的,最好分散配置,不要單押,同時,定期檢視調整比重


二、選錯時機。

永豐銀主管指出,金融市場中,人人習慣追高,市場行情愈熱,民眾投入的資金愈多,行情衝高時,人人快樂興奮,但隨著行情終究會告一段落,不少投資人最終接到最後一棒,套在高點、難以扳本。

行情反轉走空、大跌一段以後,才相繼恐慌出場,其實,經濟低迷、股市重挫一段期間以後,才是慢慢出手布局的好時機

三、策略有誤。

兆豐銀主管指出,大部分人心念屬「貪」,大多想著一夕致富,碰到行情在熱頭上,往往一大筆資金全數投入,期望一次押注就大賺錢,集中標的、一次投入。

一次、兩次賺到錢以後,更習慣這種單押的投資方式,但是,只要碰到行情反轉,又沒有及時停利停損出場,就可能江河日下,愈虧愈大。

面對金融市場的變化,法興銀執行董事劉光卿說,低利年代裡頭,一味緊抱定存,保本有餘、獲利不足,資金還是要做適當配置,才能創造更大的財富膨脹效益。

但是,一定要慎選標的、做好風險控管,同時,掌握低檔進場時機,善用分批、分散以及適時停損停利的進出策略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2009房地產 買方為王

【經濟日報╱記者梁任瑋/台北報導】2008.12.16

信義房屋昨(15)日預測,2009年房市不論住宅或土地市場將全面進入「買方市場」,買賣移轉件數恐跌破38萬件,創民國93年以來近五年的歷史新低。

今年房市價量呈暴熱暴冷的倒V型走勢,上半年沉緬在兩岸開放的美夢,下半年隨即捲入金融海嘯的惡夢當中,不過在2008年房地產寫下許多紀錄後,包括預售案喊價每坪破200萬元,土地價格、容積單價都在今年創下新高,2008堪稱房市的紀錄年。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主任蘇啟榮說,2008年因為上半年買氣還不錯,全國房市買賣交易件數粗估約38萬件,2009年若無重大利多刺激,預估在房市買賣雙方價差空間拉大,經濟狀況指標回溫之前,2009年房市交易量持續低檔盤整。


蘇啟榮指出,2009年將從地價推動房價年代,跨入房價帶動地價修正的年代。從聯勤土地在2006年高價標售開始,開始進入地價推動房價上漲的年代,2008年上半年台北市住三的土地,出現非傳統的豪宅區段,卻標售每坪200萬元的行情。建商為反映土地成本,房價直直攀升,但現在房地產銷售率下滑,土地價格開始回落,有建商喊出準備現金在明年下半年來買土地,2009年土地逐漸進入買方市場。

因為2008年下半年房市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跡象愈來愈明顯,但部份賣方心態仍高。加上政府近期推出延長寬限期、還款期限等措施,雖然可紓解屋主短期財務壓力,但買方已經明顯縮手,出價保守。餘屋量大的區域,明年交易將由買方主導。

此外,新成屋持續流入,原本2008年就是新成屋交屋年,但部分屋主還未認清房市的激烈轉變,預計明年對於價格可能不再高度堅持,加上持續有新成屋釋出,明年新成屋勢必對於成屋或預售市場造成排擠效應。

蘇啟榮指出,房價須觀看兩大指標,高總價房市看股價指數、一般住宅房價須看所得及失業率,由於高所得者在今年的金融風暴中,資金受傷慘重,影響高總價產品的交易量與價格,預期高總價產品房市將與明年股市表現息息相關。

而一般民眾有關的住宅市場,則與民眾的實質收入關聯較大,今年的無薪假與高失業率等衝擊,勢必影響民眾購屋意願,2009年需觀察失業率是否止穩,進而讓民眾更有購屋或換屋的意願。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換間大房子 重購就退稅

2008/12/06【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又到年底了,今年上半年有不少人趁著房價高檔時出售房子大賺一票,錢姑姑好友黃曉美雖然被外商基金公司裁員,但今年上半年在高檔賣了繼承自父親生前的一棟台北市區公寓,但黃曉美除了賣出時需繳土地增值稅外,明年五月也得申報綜所稅

台灣房屋副總謝萬雄表示,政府為獎勵民眾換屋,設有自用住宅用地重購退稅及住宅扣抵稅額辦法用地重購退稅就是退土地增值稅,買賣交易完成就可立即申請退回。至於住宅扣抵稅額,則是在每年五月申報綜所稅時申辦抵扣

要退回增值稅,最基本的是必須買賣的房子都是自用 (一年之內),且所買房子的地價必須比賣出的房子的地價總價要高。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都沒關係,但必須在兩年內發生。


舉例說,譬如你今年賣了一間自己住了十幾年的老房子,繳了一大筆增值稅,那麼如果你兩年內另外再買一間房子來自住,只要土地價值 (通常就是公告地價)比你原來賣掉的老房子高,那麼你賣房子時交了多少稅,就可以立刻退回來。

提醒你→現值與市值落差很大

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原理是一樣的,但指的是房屋部份的交易所得 (一間房子通常都有建物及土地兩種價值)。房屋交易所得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按照房屋評定現值,然後再依各縣市公布的交易所得標準計算出獲利。目前房屋評定現值和市值落差極大,所以計算之後要繳的稅額通常都不高。

另一種則是按交易價格扣除原來取得金額及必要費用後,所出現的差價。這部份比較容易產生誤解,這幾年北市房價大漲,賣掉房子是有可能一間就賺了上千萬元,但通常這在用來申報交易所得的契稅價格上,並不會顯現,基本上等同於公告價格,所以實際賺很多,報稅時不會那麼多。

何況如果真的算出來是很多,那還是可以採取第一種以「房屋評定現值」的固定比率計算而出的售屋獲利來報稅。

謝萬雄說,如果今年賣了房子有獲利,年底再買一間,符合自用住宅的條件、購屋的價格必須高於出售的價格,那麼依照自用住宅扣抵稅額辦法,明年報稅時是可以互相抵消,也就是售屋獲利部份可以不用扣到稅。但他認為,重購是可以節稅,但不應該變成購屋的主要動機。

鼎談會》台股 明年至少漲三成

【經濟日報╱記者黃俊苔/紀錄】2008.12.21
http://www.udn.com/2008/12/21/NEWS/STOCK/STO2/4653083.shtml

前言:

台股上周延續反彈行情,加權指數演出驚驚漲,今年邁入尾聲,明年台股投資展望為何?外資上周出現轉賣為買,本周動向如何?本報特別邀請股市專家解讀。

柯孟聰:這波反彈 可望到春節

台股過去表現有七紅一長黑的特性,2000年時也出現重挫,長黑年之後的隔年會有熊市(空頭市場)大反撲,屬扭轉乾坤格局。長黑如跌超過20%,隔年都會漲不少,保守估計,明年應有三成以上的上漲空間。

全球政府在這次金融海嘯做了二個很重要的動作,第一個是把利率調降到零或接近零,第二個是用財政政策救市,拉高經濟成長率。在這二個條件之下,搞不好有機會把景氣拉上來,年底是台股容易上漲的季節,我認為這波熊市反彈,有機會彈到農曆年前。

明年股市表現上半年會比下半年更好,這跟政策用藥過猛有關,反而下半年會緩下來。空頭中的反撲要看10年線位置,6,500點是明年很難突破的關卡,過去經驗要突破三次才會成功,可能會來回好幾次。


今年投資會慘敗原因就是策略沒有訂好,明年投資有三個重點:保本、長抱與波段操作不管持股幾成,要設好停損跟去槓桿化,停利停損的觀念都要有。以現在快速的資訊流,台股U型底不會打這麼久,投資人可以拖過明後年,大型績優股有獲利數倍的機會;另外就是要用波段的方式操作,10年線附近是很大的長線轉折,不要期待可以一下回到9,000點以上,差不多在2,500點的區間之間操作。

比較擔憂的是,政策利多最近反而沒有這麼積極,像是國安基金宣布不護盤、證交稅減半不實施,政策推動的效率性也關乎明年台股的表現。近期盤勢會這麼弱,就是因為有膽的沒錢,有錢的沒膽,這是信心問題,像過去的時代,證交所還可能聯合主力來做,在跌到逼近轉折的時候,帶頭去喊確實會增強信心。

明年傳產股看來比較有機會逆勢竄出,中國內需這一塊有機會帶動水泥、食品、3C通路股等。在歐巴馬當選美國新任總統後,生技股也可以多著墨,與改善醫療品質相關類股或學名藥有機會逆勢成長。

毛仁傑:中國收成與金融股 看好

以目前的股價來看,台股中期反彈要等最後利多出盡,賣壓可能會提前,台股封關前半個禮拜或一個禮拜,會有人開始打出免戰牌,股市反應會提前,反彈應該也剩不了多久。

明年還在景氣衰退期,但我認為目前多頭跟空頭因素相當,明年應該是多空交戰的盤整格局。在多頭因素方面,降息與稅制改革造成的資金寬鬆是證券市場最大利多,不過,還要觀察怎麼樣建立信心,把定存的資金吸引回股市。兩岸關係改善,長期而言中國的成長潛力可以提振信心。

利空因素是個別公司明年要有業績成長非常困難,今年是券商推薦潛力股非常困難的一年。此外,把技術分析拿出來看,都是空頭排列,要恢復多頭訊號需要時間來扭轉底部。資金流向還是大家關心的重點,把世界版圖拆開來看,也只有亞洲最有吸引力,其他地方不是風險高,就是成長性不足。明年成長型投資就找亞洲大中華經濟圈,但外資不會有大幅買超,要有大反彈,本國資金量一定要足,外資不賣就不錯了。

經濟衰退就是要淘汰沒有競爭力的業者,現在去搶反彈的人也知道不會長相廝守。目前主跌段過去了,指數出現相對低點,非絕對低點。明年第一季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上台後,會有一個利多出盡的失望性賣壓,現在季線扭轉為正的,就是下一波多頭趨勢股,像中國收成股與金融股這二類還是比較好,電子股因為產品是非必需消費品,景氣上衝擊會比較大。

歐巴馬上任也可能遇到像馬英九上任後的情況,但不會這麼誇張。台股農曆年後若回跌,就是真的要測試底部,好的公司會告訴投資人底部已經出現過了,到時候利空賣壓也過,是不錯的進場點。

郭恭克:布局績優龍頭股

下半年台股崩跌,融資該賣、該斷頭的,早就被抬出去,跌到這麼低,看能買的人敢不敢進來買?那為什麼大股東不敢買,因為知道沒訂單,怎麼敢買?

消費市場與個人支出的衰退早就不是新聞,從存貨銷售的調整觀察,躉售銷售會走在躉售存貨前頭,而從10月最新的數據來看,銷售下降了四個月,而存貨才下降第二個月,顯示中間商對這一波金融海嘯所引起的衰退有些措手不及。觀察2000年科技股泡沫化,躉售數字一路向下調整時,S&P500指數也一路往下調,可以說美國的進口商庫存還沒有調整到足以跟市場需求減弱達成平衡,目前沒有增加庫存的誘因。

我在債券市場將近20年,從沒有看到利率下降這麼猛烈的速度,債券是前所未見的大多頭,資金明顯往債券靠近。美國現在的貨幣政策是價量並行,效果如何要觀察房屋貸款利率是否有被壓下來,現在的反應還無法確定是二房有介入去收購,還是終端市場出現效果。

台灣出口廠商沒有訂單在手,明年首季企業營收的年成長一定會非常差。但台股的資金量並不缺,跌深、悶久了就會出現反彈,跟總體環境沒有關係。明年第一季台股確實有反彈機會,但首季季報發布的時候最好還是要小心。至於10號公報改變登錄方式,並不會影響公司的價值,就算會影響盤面,也是一個短線題材。公報是財務透明度的問題,不會影響到價值,可以蒙蔽散戶投資人,但不會影響專業投資者。

科技股整體產業要復甦沒有這麼快,但有些績優龍頭產業如台積電、宏達電、中鋼、三家電信公司,這些都可以安然度過景氣衰退期,就算景氣再差,它的現金流量都還是正的,就算再打一次底部,都還是可以買。跟總體經濟關連較低的,如生技醫藥、醫療照護、博弈或有線電視等,很多股價都還撐在那邊,營收受影響程度很低,可以布局這些股票,但要控制持股比重。在反彈波中,體質弱的還是要換股跟減碼。

如何高枕無憂賺大錢

http://chinese.wsj.com/big5/20081118/inv144041.asp?source=UpFeature
Jonathan Burton 2008年11月18日

在當今這個浩劫過後的市場上,“風險承受度”一詞有了不同的含義。那些投資網站給出的投資風險承受能力小測試並不適用於我們當前經歷的這類危機。

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承受自身財富縮水40%的打擊,我們當然不能或不想在承受了今年10月那樣的股市大跌後,又看著自己所剩無幾的財富像上周那樣一天天繼續流逝。

你並非一定要受此折磨。雖然對許多因養老投資組合偏重於股票而蒙受巨額損失的人而言現在說什麼都為時已晚,但一些研究和數字分析確實表明,如果你當初能不被投資常識所左右,堅持少投些錢在股市上,那麼你不僅養老投資的收益不會下降,而且所承受的投資風險還會大幅降低。

一切均取決於資產配置

幾十年看下來,與那些將80%資金投入股市、20%資金投入債券的投資組合相比,那些將一半資金投入股票、一半資金投入長期美國國債這一超安全產品的投資組合表現得並不差。而如果你持有的是股票、債券並重的投資組合,那這些天你睡起覺來可能比那些偏重投資股票的人安穩多了。


投資顧問公司Financial Engines的克裡斯托弗﹒瓊斯(Christopher Jones)說,如果你的投資目標是在某一特定時間點上能使自己的投資所得達到某一具體量,那麼與風險較高的投資組合相比,擁有風險較低的投資組合能以更低成本實現這一目標。

如果你像許多其他投資者一樣在今年逃離股市,那暴跌的股價無疑會讓你賠個結結實實。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大多數人都無法承受股市當前造成的痛苦。而且由於人們在臨近退休的幾年中為使手中積攢的財富能有個“躍進”,常常會大幅增加投資組合中投向股票的資金,因此股市暴跌給這部分人造成的損失會更大。

投資者通常會認為:長期而言投資股票的收益優於投資債券和把錢存銀行。所以如不將高比例的資金投向股市,你就達不到自己的理財目標,通貨膨脹將令你的投資組合大為縮水,而你的金色晚年也會因積蓄在有生之年用光而大為失色。

但這種想法面臨的一大問題是:那些將80%或70%的資金投向股票的投資組合如果在你20多歲或30多歲時表現良好,卻在你五六十歲時遭受重創,那時你多年積累起的財富僅僅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就會大幅縮水

首先要做到均衡投資

需要找到一種能以更自動的方式積累財富的較佳方式,這樣你就不必再經常調整投資組合的資金分配比例。確實存在這樣一種方式,那就是忘掉所有重點投資股市的計劃,從股市、債市均衡投資開始。

讓我們來看看如果你及早降低投資股市的資金比例會發生什麼情況:假設你在1987年10月底時(恰好在那一年的股市大跌之後)已將投資組合中50%的資金投向了一只追蹤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表現的低成本基金,將另外50%的資金投向了一個追蹤美國長期國債的投資工具。

現在你已可以通過投資Dow 'Diamonds'交易所交易基金(DIA)和iShares Lehman 20+ Year美國國債交易所買賣基金(TLT)來做到這一點。再假設你在此後的20多年中每年都將投資組合的資金分配重新調整到這一比例,並將投資獲得的股息和債券收益全部用於再投資。投資研究機構晨星公司(Morningstar)發現,照此法投資,你將獲得──

相當不錯的投資回報

這一設計旨在為你的投資業績削峰填谷,你會喪失一些短期投資收益,卻也會因此而少蒙受一些令人憂心的短期下跌

在截至今年10月的21年中,這一股市、債市各投入50%資金的投資組合將為你帶來10%的年均投資回報率,並可使你免於承受相當一部分日常投資風險。這些年中你最好的季度業績是三個月內投資組合增值了13.8%,最差的季度業績是投資組合在三個月內縮水了9.1%。

再來看一個將80%資金投向股市、20%資金投向國債的投資組合在這21年中的表現,它承受的市場風險比上述投資組合要大得多,但其年均投資回報率卻僅略高,為10.3%。其最好的季度業績是三個月內投資組合增值了17.6%,最差的季度業績是投資組合在三個月內縮水了14.2%。

在目前這輪熊市中,這只股市、債市並重的投資組合截至上月底的市值會較2007年10月時的高點縮水約14.6%,而那只分別將80%和20%的資金投向股市和債市的投資組合則會縮水24.8%。

在這21年間,這只股、債並重投資組合所獲回報能達到那只股票偏重型投資組合所獲回報的95%,但承受的投資風險卻要低很多,其投資業績也更穩定,而且還能使投資者少受許多不眠之夜的困擾。

差別並不太大

誠然,股、債並重型投資組合帶給你的投資回報肯定要低於股市偏重型投資組合,但二者在投資回報上的差距並不那麼大。

如果你在1987年時將25,000美元投入了一個股市、債市八二開的投資組合,並且此後再未追加投資,那麼這筆錢現在已增殖到了196,000美元。而將同樣一筆錢投入股市、債市五五開的一個投資組合,它現在也能增殖到185,000美元。

如果你採取定期定額投資法,兩種投資組合的業績也差不多。假設你在先期投入25,000美元後每月再追加投資100美元,那麼股市、債市八二開投資組合和股市、債市五五開投資組合將分別增殖到261,621美元和251,732美元。

當然,如果一直是牛市,五五開投資組合為你賺的錢會比八二開投資組合少很多。但股市低迷是不可避免會出現的,因此五五開投資組合帶給你的心驚膽顫也會比八二開投資組合少很多。有鑒於此,少賺幾千美元是值得的。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SOHO族、新鮮人 年金怎麼領?

2008/12/03【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Q(問): 劉小姐才剛辭去原有工作後,打算在家接案工作,也就是一般所謂的「SOHO族」。劉小姐原本工作時在公司投勞保,投保薪資是最高的4萬3900元,現在可以繼續投保嗎?還是必須投保國民年金? 如果改到職業工會加保,投保薪資是否會受影響?

另外,劉小姐的妹妹也在家裡幫忙接案,可否一起加保?以後勞保年金會受影響嗎?劉小妹今年才剛從學校畢業,過去並無勞保資歷,現在幫姐姐工作,投勞保之後,以後勞保老年給付的規定為何?

自營作業者 到職業工會加保

A(答):劉小姐自己在家裡工作,如果沒有僱用員工,法律上是稱為「自營作業者」,「SOHO族」應屬俗稱。如果劉小姐在家自營作業,就可以到職業工會辦理加保,不是投保國民年金,除非劉小姐屬於失業族,才是改投國民年金。


至於到職業工會的投保薪資,原則上在職業工會加保者,職業工會會以該行業的「眾數投保薪資」加保,例如若該行業最多人的投保薪資是3萬2千元,則劉小姐就得以3萬2千元為投保薪資,除非劉小姐可以拿出收入證明,就可以較高投保薪資加保。

劉小姐未來的勞保年資,原則上不會有影響,亦即劉小姐原有工作年資將可與在職業工會加保年資合計,例如原有7年勞保年資,在職業工會加保4年,總計11年,不會中斷。等到劉小姐退休後,若勞保年資合計15年以上,則可以選擇領一次金或年金;若是年資15年以下,則只能領一次金。

劉小姐的妹妹也幫劉小姐,如何加保,要看劉小姐是否給付薪資。如果劉小姐給付薪資,就屬於「僱傭關係」,若兩人要投保,必須自己成立投保單位,兩人以該單位為投保單位,不能到職業工會加保。不過,若劉小姐未給付薪資,則劉小妹就不屬員工,也不能到職業工會加保。

劉小妹今年才畢業,還不具投保身分,根據勞保年金新制規定,今年7月17日以後才進入職場,加保勞保者,未來老年給付方式還是有選擇權。

◎ 想了解更多關於國民年金的訊息,請上勞保年金專屬網站 (連結: http://www.annuity.com.tw/labor2/index.html?M_udn_newslink)

舊有年資不作廢 離開職場仍有效

2008/11/28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Q(問):陳小姐幫媽媽問,陳媽媽今年62歲,已經離開職場數十年,現在是家庭主婦,陳媽媽記得很久之前曾有8年勞保年資,早年投保薪資約從8千多元到最後1萬2千多元,只是後來一直未再加保,這些勞保年資還有效嗎?

最近聽說家庭主婦必須加保國民年金,但陳媽媽再過3年就可以每月領敬老津貼3千元,現在投國民年金對陳媽媽有何好處?而且陳媽媽一直未收到國民年金繳費單,她還需要加保嗎?

A(答):陳媽媽的狀況,也是很多結婚生子後退出職場的家庭主婦的問題。很多人早期有工作,投勞保,但是後來結婚生子後,就回家專心帶孩子,勞保年資可能只有8、9年,甚至4、5年。由於之前勞保規定,必須在職退保,因此這些人因為離開職場時,尚未符合勞保老年給付資格,以致舊有勞保年資只能「作廢」。

但是勞保年金新制通過後,與陳媽媽相同情況者,舊有年資都可以恢復效力,明年元旦起,就可以向勞保局申請領「一次給付」。


以陳媽媽為例,之前有勞保年資8、9年,現在全部有效,陳媽媽可以在明年向勞保局提出申請一次金,但是一律以舊制計算,也就是平均投保薪資是以最後3年計算,然前15年年資,1年1個基數,若陳媽媽有9年勞保年資,最後3年平均為1萬2千元,就可以領1萬2000元x9=10萬8000元。
至於陳媽媽現年62歲,目前沒有投任何保險,原本的確是到65歲可以領每月3千元的敬老津貼,但是今年10月上路的國民年金制度,已將敬老津貼納入國民年金,因此陳媽媽在65歲之前,都是國民年金強制投保對象,陳媽媽必須加保到65歲,才可以領國民年金,國民年金的基本保證年金就是3千元,也就是陳媽媽加保到65歲,屆時每月至少可以領3千元

以陳媽媽的狀況,國民年金投保薪資一律以1萬7280元計算,保費6.5%,自付六成,每月保費674元,陳媽媽目前62歲,必須再加保3年到65歲,屆時每月可以領的國民年金是1萬7280元x0.65%x3年年資 + 3000元=3337元。

陳小姐擔心媽媽為何一直未收到國民年金繳費單,其實勞保局目前正進行作業中,陳媽媽不必主動辦理投保,勞保局就會自動將繳費單寄到陳媽媽戶籍所在地,預計12月底以前就會收到,屆時若未收到,可打電話向當地勞保辦事處詢問。

◎ 想了解更多關於國民年金的訊息,請上勞保年金專屬網站 (連結: http://www.annuity.com.tw/labor2/index.html?M_udn_newslink)

年輕人 你領得到退休金嗎?

2008/11/16【中國時報 朱芳瑤/專題報導】

中研院史語所生物人類學者王道還說,隨著社會超高齡化,年輕人的負擔將愈來愈重,這是必須面對的事實,各級學校更有告知年輕人這個冷酷事實的義務。但目前的討論方向,似乎都針對老年人設想,如延長退休年齡,年輕人卻不知社會高齡化的嚴重性。

內政部《人口政策白皮書》指出,15至64歲工作年齡的青壯人口,扶養65歲以上高齡人口的比率(即扶老比),將自2006年的7.2:1,降為2026年的3.3:1,到了2051年更降為1.5:1。

這表示,到了2051年,每1.5個青壯年,就得養1個老人,這將造成社會極沈重的扶養負擔。另一方面,少子化讓家庭成員數逐年減少,老年人口的照顧及扶養已難全由家庭承擔,政府及社會的支援勢必得適時介入。

根據健保局統計,2005年全民健康保險對象中,老年人口僅占10%,卻消耗了總醫療費用支出的30%。王道還說,足見高齡社會對政府財政的沈重負擔,若不善做規劃,政府不無難以為繼的可能。

王道還表示,現在進入大學的年輕人,到了2051年,處身於老年人口比例逼近40%的超高齡社會,「這些年輕人領得到退休金嗎?他們的晚年有什麼保障?這是我們的社會必須正視的問題。」

「年輕人要承擔的,絕對比我們這一代還要多、還要嚴重!」他無奈地建議,年輕人應好好用功,自我充實,讓自己更優秀,好為自己的晚年掙得更穩妥的保障。

王道還也指出,對他個人來說,公開演講,即是創造共識的第一步。

年金上路後…敬老津貼 不受影響

2008/12/05【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Q(問):案例一:周先生今年67歲,正領敬老津貼中,但他現在仍在勞保加保中,明年勞保年金實施後,他想退休領勞保年金,原領的敬老津貼是否會受影響?

案例二:黃先生在95年1月1日離職退保時,年滿57歲,勞保年資25年,至今已超過老年給付規定的2年請求權時效,明年元旦勞保年金施行後,他是否仍可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A(答):案例一,以周先生的情形,目前既然已經請領敬老津貼,原則上即使他明年後請領勞保年金,敬老津貼不受影響。原因是敬老津貼雖然在今年10月1日開辦「國民年金」後,即併入其中,但是原有已經請領敬老津貼者完全不受影響,只是發給項目名稱改為「老年基本保證年金」。

也就是說,只要勞工已經年滿65歲,目前按月領敬老津貼者,無論是否已領勞保給付,未來都可以繼續領。周先生既然目前還在加保,當然可以在退休後領勞保老年年金。


但是明年元旦後才滿65歲的勞工,因為還沒有領敬老津貼,若是目前仍在勞保加保中,則必須在明年元旦前請領勞保年金,否則以後就不能加入國民年金,自然就無法再領「老年基本保證年金」,或是「敬老津貼」。

案例二,黃先生的情形則是過了勞保老年給付2年請求權,而且勞保年資25年。由於舊制勞保老年給付規定,勞工必須「加保退職」,既然他在明年勞保年金施行前已經超過老年給付請求權,他就不能適用勞保舊制的老年給付「一次請領」,只能適用勞保年金新制。而依新制規定,年資滿15年以上,必須按月請領年金。

勞委會表示,勞保年金新制雖規定,在明年元旦前已經有勞保年資者,可以在60歲符合請領老年年金時,選擇一次請領或年金,但是前提必須是符合舊制「加保退職」,或是勞保老年給付時效仍在者,黃先生兩者條件都不符合,因此只能按新制規定,加上勞保年資滿15年,因此只能領年金。如果黃先生想要以舊制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則黃先生必須再加保,然後再以「加保離職」資格請領老年給付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誰放的矢 房價可下殺三成?

住展雜誌 330期

房地產景氣受到衝擊,是不爭的事實,即便市場買氣不比從前,但也並不表示已經來到狂殺價的關口。

除了政府公部門定期公開的統計數據之外,其他非官方提供的房地產數字,其公正客觀性都備受質疑,數據背後,也許背負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房價「下跌」之說,是需要被定義的,所謂的下跌,究竟是跟最高點的價格相比,所以呈現下跌;還是跟平均值做比較,因為低於平均值,所以下跌。通常一般人不會想這麼多,不是上漲,不是持平,就是下跌,就是三選一,這樣看待房市,好像太過簡化了。

目前房價有沒有下跌,廣義來講,跟今年三月、四月相比,預售屋及新成屋平均單價,房價下跌大約一成到一成五;但是如果跟二○○三年起漲點相比,台北縣市平均單價,上漲大約五成,即便近半年來回跌一成,總計也還漲了有四成,與其說房價下跌,不如說是拉回整理。

房價物價的變化,有時很像是化學反應,很難回復原狀,尤其是都會區房價,具有一定的「僵化性」,不像股價一樣,隨時都處在變動狀態。股價可以在半年內跌掉五成,而根據往年的經驗,平均房價要下跌三成,至少要低檔盤整兩年之久,部分看空人士,現在就提出房價應下跌三成,似乎有些言過其實。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以未來2-3年,房價下跌3成,是應該會發生的事)


◆氣好壞 解讀不一

台灣各個以內需為主的產業,市場規模都不算大,而房地產更是其中最封閉型的產業。業內資訊極度不透明,許多市場訊息,都是靠口語或是媒體來傳播,這兩種方式的缺點,在於傳遞訊息的速度快,原本僅是「點」的事件,很容易被刻意鎖定成操作議題來放大。

在日復一日、眾口鑠金的效應下,「點」就逐漸被擴大成為「面」,到底什麼才是真的問題?哪一種訊息才是真相?一片霧裡看花。

舉例來說,房地產景氣究竟好不好,媒體上討論很多,打開報紙,有的學者說房價將持續盤跌,至少要低迷兩年到五年;有的業者又認為,現在已經是谷底,馬上就要回升反彈,究竟市場走勢往上還是向下,莫衷一是。

解讀這些訊息的前提,最好事先了解訊息公佈者的背景,才能洞悉隱藏在訊息背後的動機與目的。

房地產訊息來源主要分三大類,一類是屬於房屋供給者的建設公司,一類是屬於買賣交易居間者的房屋仲介,另一類則是房地產調查研究單位。

首先以建設公司來說,建設公司是供給者,要不斷的推案賣房子,才會有獲利;土地是有限的資源,供給只會愈來愈少。因此,原則上在都會區中,建商的土地取得成本只增不減,土地又佔成本中最高比例,所以新蓋的房子,沒有降價的條件或理由,在這樣的邏輯下,房價似乎只能愈賣愈高,不管在任何景氣下,房價都有理由維持在高點而不墜。

房屋仲介就不一定,房仲的角色跟建商不大一樣,建商屬是賣方的一方;而仲介則是居間者,房價高或低,對仲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成交的關鍵,在於買賣雙方對房價認知落差的大小,落差大就難賣,落差小就好賣,因此仲介居間撮合價格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雙方落差縮小

先了解建設公司與房屋仲介不同的背景與動機,再來解讀二者在媒體上公佈的訊息,就比較容易判讀。

當房地產市場呈現賣方市場時,表示房市景氣好,仲介業務策略,會傾向操作「買方加價」,因為屋主看景氣好、房價漲,所以會惜售,賣方姿態相對高,因此此時重點在於推動買方加價,才能買到理想中的好房子。

◆房仲業扮演的角色

所以,在景氣好的時候,房仲業提供媒體的市場訊息,大多是多頭的、成交價不斷創新高、買方競爭者眾等等。

房市景氣繁盛時期,確實會有這種現象,只是,景氣好、究竟有多好?實際上六分的好,經常被膨脹成八分、九分甚至滿分,誤導社會對景氣的判斷。

反過來,當房地產市場走向衰退,呈現買方市場時,仲介則改弦易轍,業務策略傾向調整成操作「屋主降價」,因為此時變成買方是關鍵,買方對房屋的選擇性高,買方至上,這時候就必須要力勸屋主降價,才能貼近買方認同,成交的機會才會提高。

因此,當房市處在買方市場的空方階段,房仲公司釋放利空訊息的意圖,就會比較強烈,希望藉此來說服屋主降價。在這個前提之下,一般民眾在讀取房仲公司發布的市場訊息時,就必須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景氣差,究竟有多差?也許景氣平均只有下跌兩成,卻被擴大說成下跌四成到五成都有可能。

◆建照戶數≠賣壓量

舉例來說,日前就有品牌房仲公司,公布依內政部統計處統計的資訊,新屋每年供給約十萬戶,也就是說,今明兩年可能都將維持十萬戶以上的新完工成屋,訊息背後透露新屋供給量大增、中古屋競爭者眾,屋主應該要趕快賣房子的訊息,訊息一出,瞬間被媒體解釋成十萬戶交屋潮、拋售潮、賣壓沉重等等。

數字跟水一樣,能載舟也能覆舟,好與壞、大或小,通常都只是一線之隔,就看數據解讀者,對數字所作的取捨。

是的,在SARS之後,根據內政部的資料,台灣每年的建照執照申請戶數,都超過十萬戶;但實際上這十萬戶建照的申請量,並非皆會推案而釋出到市場上,有些建商採取「先建後售」,有些則是屋主自行拆除改建自用等等。

而且建照總量尚包含公共建築(例如機關學校)在內,真正推案的釋出量也並非百分百,平均釋出量大約只有一半。

在明年要交屋的新成屋,主要是二○○七年推案的個案,根據住展房屋網的統計,北台灣六縣市,二○○七年預售屋的總推案戶數,約有五萬六百餘戶,平均銷售率六成二,已售出的約有三萬一千戶,另外有一萬九千戶,才是建商完工待售的戶數,明年將釋放到市場,這是真實的市場數據。
(已售出的,有可能很大比例在投資客手上,未來還是很有可能殺出,再加上未售出的,總量還是很多,更別說原本就存在的中古屋巿場)

明年新成屋的供給,還有在二○○七年建商採先建後售的新成屋戶數,根據住展房屋網統計,北台灣先建後售的比例大約佔二成八,因此二○○九年釋出的新成屋,約有一萬四千戶。

此外,還有原投資客購買的部份釋出戶,加上其他因素而斷頭的戶數,總計約有五千二百戶,大約是總可售戶數的一成,因此二○○九年北台灣的新成屋供給量有三萬八千戶。
(投資客加斷頭戶只佔總可售戶數的一成,這個數字我不知是怎麼來的,但是至少在我了解的情況下,比例一定高於這個數字)

◆明年全台交屋量六萬五千戶

根據官方數據,二○○七年北台灣六縣市建照申請戶數為六萬三千戶,因此真正新成屋市場供給量,也就是所謂的「待售量」,大約只有建照申請量的六一%。因此,硬是將建照申請戶數當成「交屋量」、「拋售量」,或是「賣壓量」,看來都有誇大數據之嫌。

以北台灣比例推估全台灣,二○○七年核發十萬六千七百二十戶住宅類建照,推估全台灣明年的交屋量約為六萬五千戶。

這與十萬戶說法有一段落差,為了博版面,發稿單位難免出現一些驚人之舉或驚人之語,還是隨時抱持對訊息懷疑的態度,真相比較不會被蒙蔽。

◆研究單位社會責任重大



台灣房地產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資訊不透明化,缺乏有公信力的官方資料,因此各房地產業者,只能根據自己手中的買方資料或是成交資料,不定期透過媒體發布「市況」消息,但這些數據基本上都是黑箱作業,旁人難以求證數據真偽,才會有同一產業各執一詞的窘狀

另一個不平衡的狀況,是專職研究房地產的單位太少,數據掌握在少數研究單位手中。研究單位受政府或業者所委託,定期進行市況研究分析,主要都是根據調查問卷,統計市場現象,最後再定期將市況對外公佈。

地產研究「壟斷」之嫌,在所難免,畢竟台灣能做房地產市場研究的單位,猶如鳳毛麟角,因此這些研究單位,廣被媒體所倚賴,研究結果數據,經媒體大篇幅報導後,往往被買方或業者,拿來當作議價的工具。

在缺乏其他對等分析的前提下,這些研究單位的立場,就顯得特別關鍵。舉例來說,台灣房價從二○○三年下半年就開始起漲,直到二○○七年年底,都會區房價平均漲幅大約有四成,在這四年過程中,這些研究單位,對房價漲幅的合理性,雖然也有過質疑,但是炮火相對溫和許多。

但是今年第一季政黨輪替之後,四月間便以重炮轟擊房價漲幅,以泡沫說為未來房市下結論。矛頭原本該對準漲價最多的豪宅,但是利空議題被迅速擴大,不受控制,利空雪球愈滾愈大,再加上國際金融海嘯一波接著一波,使得賣方市場烏雲罩頂,買氣降到冰點。

◆房價下跌影響深遠

台灣房市有沒有泡沫化的問題,見仁見智,這是個可被討論的議題,各有各的說法,但若以落後兩個月的問卷調查結果,來闡釋看空未來兩年房市,似乎會讓人覺得言之過早,或者需要更多更客觀的數據,來佐證預測結果,才更有說服力。

其實這些研究單位的社會責任是十分重大的,因為數據要面對的不只是購屋群眾,還包括下決策的政府單位,以及建商的供給策略。

研究單位的立場應該更公正客觀、思考的層面更寬廣,因為房地產絕對不是只有買房子的問題而已,房地產是龍頭產業,牽一髮動全身,若是不站在市場面、只站在學術研究的角色代言,恐有偏頗。

房價下跌是很複雜的問題,而且不僅影響房地產業,對金融業的衝擊更大,美國金融風暴就是從房價下跌所引發的。
(難到這樣,就得讓那些投資客隨便炒高房價,讓自住客買不起嗎?)

◆房地產特有邏輯觀

房地產的邏輯很有趣,房價上漲,不一定就是買不起;房價下跌,也並非就意味著一定買得起。房價上漲,表示民眾購屋能力好,所以才漲的上去;房價下跌,經濟不會好,買方可能最後連購屋能力也沒有。
(似是而非的論點,實在不太能同意)

低價絕對不會是房市的萬靈丹,試想美國房價下跌之後,有讓更多首購族或換屋者買得起房子嗎?答案自不待言。

房價倘若真的下跌三成,對台灣經濟來說,絕對是個大災難,你我都會成為受害者,即便你是買方,相信都不會希望看到房價打七折,因為,那時可能是失業率飆破六%,或是股市跌破三千點了。
(為什麼房價下跌,經濟就一定是不好呢?為何不是房屋供需失衝造成的呢?我有錢買,也不想被投資客當凱子削吧)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中大獎要不要捐出來?

最近又有一則威力彩頭獎,各得獎金9.8億元的新聞
讓我想到前陣子的相關新聞:

他中威力彩5.6億 慷慨捐2.1億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4407112.shtml

大樂透8億得主 一毛未捐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3/4407058.shtml

雖然我不買彩券,不過說實在話,要是我中了上億元的大獎
基本上我是一定不會把我中獎的本金給捐出來的

原因就如基金講blog這篇「中樂透後續報導」文章中所說的:
http://fundtalk-fundy.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11.html

下一波,哪些區域房價直直落?

【財富人生 2008年11月號】 文/田昕

房市進入景氣嚴冬,哪些區域最無力抵擋空頭襲擊的力道?專家指出,餘屋量較多的地區最危險,而郊區滑落的速度又比市中心來的快。

房價漲跌,看的就是市場供需,接手的人多,房價自然水漲船高,相對地,大家急著脫手,賣壓也就一併壓低了房價。

下一波房市賣壓,很可能主要來源是建築業者,美商ERA易而安市場行銷顧問張欣民指出,2003年以來,台灣房市已經走了五年大多頭,張欣民指出,大多數趕上這波多頭列車的業者,口袋都賺進不少,就算是比較晚進場的,只要趕在2006年底以前推案的業者,也大多都已經獲利了結、全身而退。

不過還是有部分業者堅持死守戰場,持續大規模推案,或有些新建商去年才進場,現在都面臨案場「等無人」的命運,未來半年如果市況再沒好轉,手頭有大量餘屋或預售案的建商,別無選擇,就不得不降價求售,一旦新案價格鬆動,周邊房價也會跟著往下跌。


賣壓浪潮湧現 區域房價壓低

除了建商必須處理手上的餘屋,房市投資客也同樣會造成房市賣壓,去年下半年房市景氣開始趨緩,就有不少投資客陸陸續續獲利了結退場。

現在市場上投資客比重已經很低,根據信義房屋統計,現在市場上有超過八成都是自住客,意謂著投資客只剩下不到二成,其中又包括長期投資和短期套利的投資客。

雖然投資客不再進場,但不代表投資客已經完全出清手上的物件,有的投資客雖然現在手上房子還是獲利,但因為看壞後市,選擇先獲利了結;有的投資客則是因為二、三年前定的預售屋,即將完工交屋,但房市前景看淡,乾脆選在交屋正式繳房貸前儘快拋售;有些投資客可能是用低自備款買下預售屋,現在交屋在即,銀行核貸成數不足,被迫斷頭,也會讓建商手頭餘屋增加。

另外一股較小的賣壓,則是可能來自於一般民眾,很多人省吃儉用一輩子買下房子,遇上金融風暴襲擊,大環境景氣差,公司裁員、減薪,無法繼續支付房貸,房子只能賤價趕快賣出,或只好等著法拍。

投資客大舉釋出 流通量不容小覷

過去幾年房市走多頭,一般住宅市場中,大約有三成是投資客出手,雖然現在業者推案腳步放緩,但新增的推案量再加上投資產品釋出在市場上流通,又是市場上另一股賣壓,業者評估,「如果這些產品都丟出來賣,大概市場上又會多出一個月的推案量。」

像是近期內推案量大的區域,住展雜誌研發長倪子仁表示,把推案量達500戶以上的小套房推案來看,如果有三到五成的投資客要把房子丟出,幾十億元的金額,幾乎又等於一個案子開賣,明年的交屋期會是一個關鍵。

過去在房價低點時買進的產品,現在以低於預售行情賣出,勢必就會對周邊推案開價造成衝擊。

雖然投資客丟出的主要產品類別會是小套房,但如果小套房價格下滑,也會影響周邊其它住宅產品房價,把整個區域房價往下拉,「旁邊五、六間小套房每坪降價1萬元要賣,你價錢怎麼可能動都不動?」

餘屋量是溫度量表 市郊比市區更危險

到底哪些地區房價容易下跌?永慶房屋總經理葉凌棋說,近幾年推案量大、餘屋量多的地區,價格勢必得面臨修正,尤其郊區修正的速度和幅度,又會比市中心來的明顯

都會中心區在開價上,比之前略為鬆動5%到10%,往都會周邊或是餘屋壓力大的區域走,開價則是比去年低了10%以上。

但葉凌棋也強調,不是只要郊區房價就容易跌,這幾年房市走多頭,主要房價飆漲的地區都是都會區,很多地區房價並沒有太大的變動,自然也沒有機會再下修,「像是台南、嘉義這些縣市,這幾年根本沒漲到,根本沒有空間跌,桃園不少新成屋售價也逼近成本價,也是沒有辦法再跌了。」

除了新案供給量大的地區很危險,投資客多的區域自然也會有賣壓,住商不動產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如果要觀察這個地區到底是自住客多還是投資客多,可以利用晚上的時候晃晃,看看有幾戶人家開燈,有的區塊晚上開燈戶數不到五成,這些空出的房子很能就是投資客買的,如果因為股市繼續往下走,這些投資客急著融資變現,逼不得已都丟出來賣,區域房價也一定會往下掉。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八鐵嘴 唱衰2009經濟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十一日電】2008.12.12

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網站10日報導,末日博士羅比尼(Nourie Roubini)等八位美國重量級經濟學家和企業人士發表對2009年世界經濟展望的悲觀預測,包括道瓊工業指數恐下探4,000點,糧食和商品可能短缺,以及美國信用市場泡沫化等。

羅比尼:50年大衰退

曾準確預測次貸危機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比尼預測,明年美國經濟將陷入5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信用泡沫爆破,失業率在2010年前升至9%,已重挫 25%的房價在2010年觸底前還會再跌15%。新興市場在中國帶領下,經濟嚴重減速,全球衰退更為惡化。羅比尼建議避開高風險資產,只保留現金或等同現金的政府公債。

葛洛斯:劫難逃不掉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經理人葛洛斯(Bill Gross)說,2008年蒸發掉逾30兆美元的紙上財富,現在的憂慮是衰退恐怕惡化至近乎蕭條。美國指望歐巴馬有大作為,但12個月不可能治癒過去半世紀高槓桿操作造成的劫難。未來投資報酬率將剩個位數。


席勒:美股股價腰斬

曾對網路及房市泡沫提出預警的耶魯大學經濟學家席勒(Robert Shiller)說,除失業率外,今日美國和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極類似,消費者信心未恢復,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降息或買資產擔保證券也無效。現在股票本益比雖降至13 ,但1929年股市崩盤時本益比為6,表示股價仍可能腰斬。

拜爾:艱苦日子來了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董事長拜爾(Sheila Bair )表示,放貸標準寬鬆惡化導致房貸證券市場崩盤,人人有責,未來社會必須回歸到上一代艱苦度日的儉約文化,這也是此次信貸危機的教訓。

羅傑斯:再現大蕭條

商品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說,現在是150年來少見、被迫斷頭平倉的時期,可能進入第二次大蕭條,除商品外沒有基本面看好的標的。

因投資不足,商品和糧食未來可能短缺,經濟復甦後,商品價格必將飛漲。美股價格仍高,若股利未增,道瓊跌到4,000點以下是進場良機。他認為道瓊未必會跌到4,000點,但「很有可能發生」。

楚恩:通膨可能再現

擁有50年華爾街經驗的金融大師楚恩(John Train)認為,現在雖嚴重衰退卻不至於陷入蕭條,因政府必將救市。但美國靠大量舉債延後頹勢,意味通膨將再現。投資標的應選擇穩健獲利、滿手現金,或在不景氣中能異軍突起的公司,並且在最悲觀時買進。

惠特尼:銀行大洗牌

華爾街當紅分析師惠特尼(Meredith Whitney)說,今年是市場重創經濟,明年是經濟影響市場,銀行版圖將經歷重大改變。整體經濟將比預期糟,最大問題是消費支出低落。

羅斯:貧窮壓抑消費

有「破產大王」之稱的富豪投資人羅斯(Wilbur Ross)認為,房貸利率未調降前,經濟不可能回穩。因此引發的貧窮效應將持續壓抑消費支出。若放任美國車廠倒閉,失業率攀高,骨牌效應將非脆弱的經濟或產業所能承受。


中研院:明年經濟接近零成長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台北報導】2008.12.13

金融海嘯對台灣經濟衝擊日漸明顯,中研院昨(12)日公布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只有0.56%,接近零成長,只比2002年經濟成長率出現負成長時為佳,中研院經濟研究員吳中書警告,台灣已步入通貨緊縮的先期徵兆,政府必須審慎因應。

吳中書說,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0.56%,已經加入政府推動四年4,000億元的公共工程建設,以及消費券的政策效果,如果沒有政府政策介入,刺激內需市場成長,明年經濟成長率恐將出現近衰退2%的狀況,中研院預估國際經濟將於明年第二季至第三季間落底。

台綜院昨天也同步公布經濟成長率預測,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1.77%,明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1.53%。

中研院表示,金融海嘯對我國經濟衝擊效果呈現愈演愈烈,不僅預估今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將連續呈衰退走勢,衰退2.3%,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也從去年的5.7%,大幅縮減到1.72%。


吳中書表示,金融海嘯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比預期中嚴重,明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將分別衰退2.33%與1.07%,預估第三季才會由負轉正,成長1.87%,第四季成長3.74%。

吳中書也提出警告,台灣物價已經出現快速下滑,失業率攀升,經濟成長率出現遲緩,步入通縮的先期徵兆,通縮一旦形成,對經濟的殺傷力非常大,經濟調整時程也會被迫延後,政府必須審慎因應。

中研院指出,明年民間消費因消費券發放及提高所得稅扣除額助益,預計可擺脫今年負成長的低迷走勢,預估明年實質民間消費年增率1.42%;實質民間投資則可能延續疲軟走勢,衰退3.85%。在對外貿易方面,台灣實質商品及服務輸出,預估至明年第三季才能脫離負成長。


把錢放在銀行,你放心嗎?

【財富人生 2008年11月號 文/林映紅】

像是在大海中抓到浮木,飽受驚嚇的投資人,紛紛出脫手上投資變現,轉進最保險的銀行存款。如此作法,真的百分百保本嗎?有些奧妙,讓專家告訴你。

金融海嘯肆虐,一家家金融機構就像骨牌效應一樣,受到波及,股市不好、房市不好,買連動債賠、買基金虧損、買股票也被套牢、才剛買的房子就跌價,面對這波還沒停息的金融海嘯,全球第四大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地,全美最大保險集團AIG出現財務危機,下一個誰會倒下,沒人知道。

前幾年全球牛市,大家都在比誰賺得多,投資人目光專注的是哪些股票、基金可讓一年報酬把本金翻一倍。如今,大家比的不是要投資賺多少,投資人的荷包面臨的是「保值」守衛戰,只要不賠錢就已經很不簡單了。

驚爆九重天 造就保險箱新藍海

許多多歐美國家的民眾只相信現金,有人解約連動債、有人贖回基金、賣掉股票,全數變現。但最糟的是,有些人就連現金也不敢存銀行,寧可將白花花的現鈔領出來,放在枕頭邊、床底下,也不願存放銀行生利息。


全世界保險箱製造商樂翻了,因為很多人乾脆買台保險櫃,自己保管最安心。

在台灣,民眾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把錢挪存到公營行庫,由國家掛保證最安心。據統計,金融風暴這一個多月以來,國營行庫存款都是大幅增加,包括台銀和郵局都超過400億元,合庫與土銀則少些,但9月也分別湧進250億和200億元。

不限金額幣別 政府拍胸脯保證保

眼見這波資金「恐慌性」大挪移,行政院10月初宣布,將每個存戶在一家金融機構的存款保障拉高至300萬元,但海嘯威力驚人,隔日再將為存款保額提升至「無上限」,不但保台幣保,連外幣外幣也在保障範圍內,換句話說,就算民眾存款的銀行倒閉,無論是定存1,000萬元、活存300萬元,外加美元定存10萬元,全數可獲中央存保公司理賠。事實上,去年7月前的存保額度不過100萬元,範圍也僅限新台幣存款。

有了政府「全額保障」的擔保,現在台灣民眾已經不怕銀行倒,不過,婆婆媽媽們還是想問,把錢放在台灣的外商銀行,有沒有受到中央存保的保障?存保公司對外商和本土銀行的保障程度,究竟有沒有差別?

台新銀行表示,民眾只要認明該金融機構是已加入存保,不管是外商銀、本國銀、信合社、農漁會,民眾存款就會獲得全額保障到明年(民國98年)年底,保障範圍包括了新台幣、外幣、存單(NCD)或銀行與銀行間拆款等全額保障

目前有加入中央存保的要保機構包括了,本國公營金融機構三家、本國民營銀行(含中小企銀)36家、外商銀行30家、信託投資公司一家、信用合作社27家以及農漁會285家,存戶畢生心血的儲蓄就會受到保障。想查詢往來的金融機構有沒無加入存保,除直接詢問外,也可到中央存保網站(http://www.cdic.gov.tw/)查詢。

存台幣好?還是存外幣好?

既然存保範圍台幣也保、外幣也保,此時該不該轉成外幣持有,賺取更高的利率?中信銀強調,現在外幣掛牌定存利率差別比台幣還大,不過,由於各行庫對外幣的資金需求不同,利率也出現高達1.5%的差距,尤其是以美元差異最大,以近日美金一至三個月天期定存利率來說,因各行庫對美金短天期資金需求不同下,於各銀行牌告最低有到1.7%,最高則有3.2%,定存前一定要先比較。

明辨商品種類 類存款商品不會保

不過,台新銀行也提醒,保障項目並不包括投資、理財工具等商品部分。永豐銀也說,如果存款與其他商品,包括選擇權和股票有連動關係,就不算單純存款,也不在給付範圍內。

哪些商品長得很像存款,卻不是存款?銀行主管說,例如雙元貨幣、新台幣組合式商品、新台幣存款搭配保險或連動債等理財專案

存保指出,結構型商品中內含存款、股票或債券,雖然有部分的存款,但還是屬於結構型商品,由於結構型商品具投資性質,所以不屬於存款保險標的,不受存款保險保障。

存保總經理王南華指出,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民眾可以直接問銀行櫃台,或是自行檢視商品契約書內容。由於存保會要求業者,必須把商品是不是在存保賠付範圍內說明清楚,所以看清楚契約書內容,就可以知道。

把錢搬到海外 不見得是聰明選擇

10月初,某數億元存款大戶趕緊將美元定存解約,由荷蘭等海外地區搬回國內,只相信國內政府掛保證的銀行。不過,也有人覺得把錢搬到海外大國家更安全,真的是如此嗎?

台新銀行明白說:「NO!」儘管各國政府為解救此次金融危機,紛紛調升存款戶的保障額度,甚至提升至全額保障以穩定金融市場,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是如此。既然國內已提高存款保障額度到最高等級的無上限,存款戶又可就近掌握各金融機構變動的第一手消息,還是把錢放在台灣比較好。

永豐銀第一線分行經理也發現,有些民眾在這波金融風暴中把資金匯出國外,但事實上,常有手續辦理及資金流動上的不便,有些國外的銀行還會視帳戶金額設門檻,低於這個金額就要收手續費,在匯出外幣換匯時也有手續費發生,加上最近匯率波動劇烈,一不小心還會有匯差出現,賺的利息還不夠補貼匯率變化。

此外,定存解約一般都是利息打八折,民眾在決定存款期限前,要先評估自己的資金需求狀況,以免平白遭受損失。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歐美破產狂潮 明年更烈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倫敦八日電】2008.12.09

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經濟基本面改變的衝擊下,明年全球企業倒閉家數將創紀錄,光在歐洲就可能有20萬家公司面臨破產命運,美國倒閉的企業也會激增。

全球最大信用保險機構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旗下的Euler Hermes公司報告,明年美國破產的企業將三級跳,預料會有6.2萬家企業破產,遠高於今年的4.2萬家和去年2.8萬家。美國企業破產家數去年增加 44%,今年增加45%,明年將達50%;受創最嚴重的是房地產市場和不動產金融業。

不過,比起西歐,美國的情況還算輕微。西歐擁有更多小型企業,預計企業破產家數將從去年的14.9萬增至明年的19.7 萬家;西歐企業破產增幅今年將達13.5%,明年則增至16.7%。

Euler Hermes首席經濟學家葛里爾指出:「金融危機將使企業破產的風險大增,特別是明年。美國企業的破產數會激增,歐洲的破產企業也會大幅上升,尤以英國為甚。」葛里爾認為,歐洲倒閉的企業將集中在汽車、零售、紡織以及物流行業。


預料明年企業破產最多的國家會是法國,將有6.3萬家企業倒閉。但歐洲企業破產增幅最大的將是西班牙、愛爾蘭和英國,西班牙明年破產的企業家數將是2007年的四倍,愛爾蘭和英國也會倍增。東歐同樣難逃企業破產潮,匈牙利破產家數預料明年將增加兩成,捷克增加15%。

Euler Hermes調查的亞洲國家只有日本。日本企業破產將由去年的1.4萬家增為明年的1.7萬家。日本的情況比歐美輕微,今年破產增加12%,明年可望減至7.9%。除了日本以外,所有國家破產情形都會比2001-2002年上次經濟衰退時嚴重。


定存三撇步 享最大收益

2008/12/03【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今年投資市場「冬天」來得快又猛,恐有進入通貨緊縮之虞,讓現金為王的觀念當道。面對利率下跌走勢,要當個定存達人,專家提出分天期、分筆小額、降息選固定利率三撇步,讓微薄的利息收入能夠極大化

簡單的定存其實也得花心思,才能爭取最大收益。如果把所有資金都放在3年期定儲,一旦股市大好,或是急需用一筆錢,手頭沒錢也很麻煩,解約更可能損失兩成的利息。

定存撇步一,就是將原本要定存的資金分成不同天期存,某財富管理銀行主管手中就隨時擁有六張定存單,分別存在1、3、6月與1、2、3年期,而各天期的存款金額則是以同天期固定支出換算。

例如一年固定支出50萬元,1、2、3年天期定存單就各為50萬元,這樣每幾個月就有本金到期,還有利息收入可領,不用擔心解約定存的流動性問題。


景順投信行銷長曾承宗窕建議,一般民眾,特別是快退休或退休族群,則必備三張定存單,1年期、2年期、3年期各一張,保障未來三年的生活費。退休族的資金保全特別重要,而定存收益又較活存高,萬一未來三年臨時發生任何狀況,透過定存單到期,都有資金可以運用。

撇步二是同天期定存也要拆成小筆,永豐銀行忠孝東路分行經理高宇宏建議,就算同一天期的定存或是定儲也可分拆存款,舉例來說,100萬元的1年期定儲,也可以分成十筆10萬元的存款,這樣萬一臨時需要用到數十萬元,就不用解約所有定存本金。

最善用定存分筆存的典範,就屬於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他把定存分拆成5萬元或是10萬元的小單位,分別存在不同天期,或是透過存入時間的差別,平均兩周就有一筆定存到期,善用切割定存的方式,創造活存的流動性,但利息卻比活存高出五到十倍。

只要動腦筋,存款利息收入就可能差很多。以台銀活存利率0.23%為例,若有100萬元,只放在活存戶頭,一年後只有2,300元的利息;但是轉到同銀行 1年期定儲選固定利率有2.195 %,一年後可以拿到2萬2172元的利息;若把存款搬到利率較高的銀行,像是1年期定儲利率為2.475%,民眾一年後可以拿到超過2.5萬元的利息。

撇步三則是在降息階段存長不存短、選擇固定利率。由於全球央行才剛聯手降息,市場預估利率還有向下空間,不會立即反轉走高。高宇宏建議,在降息期間,定存應該存長不存短,而且要選擇固定利率,將利率鎖在相對高檔。


人生理財第一課

本文作者Jeff Opdyke是《華爾街日報》專欄“Love & Money”的專欄作家

這事遲早會發生:孩子們想買的東西標價超過了他們錢包裡的零用錢。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二者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實際上,到孩子們上初中之前,他們想要的會突然“升級”為200美元的遊戲機、100美元一條的時尚牛仔褲或是一輛400美元的踏板車。作為家長,你已不再想貼補他們。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孩子們有個現成的答案:你能把錢借給我嗎?

這是所有親子關系裡的重頭戲。你是銀行,站你的對面就是借款人,而且如果有評級的話,這位借款人滿打滿算都夠不上“次級”──沒有工作、僅依靠零用錢及偶爾的節日紅包,還很快就會把還錢的事忘個精光,反正債主就是老爸老媽。


很多父母常常把孩子的欠債一筆勾銷,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實在不可能把現金收回來,二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愛孩子的表現。

不過這是向孩子發出的正確訊息嗎──欠債不還沒什麼大不了?我們是不是應該不管孩子們年齡多大,都要讓他們遵守一種更為公事公辦的標準呢?

我要說明一點,我並不是在討論家長借錢給成年子女,幫助他們買車、買房或是創業。即使這樣的貸款最後被家長免掉了,成年的孩子還是懂得借貸關系中的基本知識的,或者說他們至少應該知道

但對十幾歲甚至更小的孩子來說卻不是這樣。這時的孩子們根本不會深入思考自己的財務責任。我至今仍必須提醒我那快12歲的兒子,應該每月把一部分零用錢存到儲蓄帳戶裡。和大部分孩子一樣,他的小腦袋瓜裡擠滿了太多東西──學校裡的死黨、家庭作業、鄰家的朋友以及想錄下來的卡通片──在他這樣年齡的孩子看來,個人財務狀況一點不重要。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們無法理解個人財務以及貸款運作的基本知識,也不是說家長應該跳過此項教育。畢竟,理財並不只是學習攢錢和投資。日常生活有很大一部分都構築於債務的基礎上,從房屋抵押貸款、信用卡、到汽車貸款

正如其他很多問題一樣,學些借貸的最佳場所就是家裡,因為在自己家中,就算是失敗了也不會有嚴重、甚至可能會改變一生的後果。

我有一位家住西海岸的朋友已經開始給自己兒子提供個人銀行服務了。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已經欣然借錢給十幾歲的兒子買了遊戲機(250美元)和升級版的BMX自行車(175美元)等東西。

不過每筆貸款都附有《老爸的貸款文件》。我的朋友說,那些文件可能在法庭上不會有什麼用處,不過在本質上,它們和你從銀行貸款時必須簽署的協議是一回事。

《老爸的貸款文件》詳細規定了貸款利率(每筆都是5%的統一利率)、貸款期限(每筆不得超過1年)、每筆還款額以及每月還款到期日。他還向兒子提供了他稱之為“總成本分析”的服務,以便孩子能清楚地看到貸款成本到底是多少,而且還規定了逾期不還的懲罰措施

以那筆175美元的自行車貸款為例,文件規定這是一筆9個月期的貸款,兒子每月要還款19.85美元,還款日是每月的15號,在9個月結束的時候,他的還款總額將近179美元,也就是要支付大約4美元的貸款成本。

如果兒子沒能按期還款,老爸就會堅定地收回自行車,也就是說直到兒子的貸款帳戶恢復到了良好級別,他才能使用自行車。我的朋友說,買遊戲機的時候出現過一次這樣的事,不過只有一次;兒子討厭因為忘記還款而不能玩遊戲;作為家長,你會覺得自己這樣做簡直像惡魔,不過你必須設定一些懲罰措施,而且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否則貸款就毫無意義了,孩子也不會學會必須及時還貸、否則就要自食其果的道理

我還沒開始向我的兒子放貸,不過正在考慮要這樣做。

我兒子想要一部新遊戲機,但這個要求遭到了我和他媽媽的拒絕,因為他在去年聖誕節時已經收到了一部遊戲機作禮物。如果他想花自己的錢買,我倒是一點意見都沒有。但他還缺大約150美元。

當然,他可以把零用錢攢下來,不過對他來說,攢錢的幾個月將是度日如年。他也可以動用存款,可他又不想這樣做。他希望我和太太給他派更多的家務活好讓他多掙點錢,但他提出的酬勞實在高得離譜(我疊衣服,你們付我50美元)。

而向他放貸或許是個好辦法。

如果他得到了自己認為非常重要的東西,而且也懂得了借錢是有條件的,這樣或許能使他在日後免於做出愚蠢的決定。他的零用錢能支撐一年的還款,每月13美元,而且考慮到他對玩遊戲的熱衷,收回遊戲機的可能應該足以督促他及時還款,這就教會了他一項非常寶貴的生活技能。

眼下我唯一的擔憂就是買家後悔。我兒子會不會借錢消費後又反悔,然後抱怨不得不還錢給我?

不過即使是這樣,這也是值得他現在就學會的一課。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勞退金提撥 可用列舉費用扣除

2008/12/06【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年終已屆,勞工也得好好打理一下自己的報稅資料。連錢家年輕上班族錢大哥都不知道,其實勞退新制中,若每月有自提薪資6%,可以將金額自薪資總額中扣除;至於未來領勞退金,如果未達一定金額,也不必繳稅。至於每位勞工最開心的辦公室尾牙或抽獎現金,則必須要報稅

最近許多勞工面臨被資遣命運,甚至被迫領失業給付,這部分是否要繳稅?根據所得稅法規定,資遣費屬「定額免稅」,一定金額以下免稅;至於失業給付則全部不必課稅

勞退新制通過後,雇主每月需提撥勞工薪資6%進入退休帳戶,勞工也可相對提撥6%。對雇主來說,根據所得稅法第33條規定,無論提撥舊制、新制退休金,都可以列舉費用扣除,總額以不超過發出的員工總薪資15%為限。也就是說,如果每年發放員工薪資是1000萬元,則提撥員工退休金可以扣稅部分為150萬元。


至於勞工相對提撥的6%,也可以抵稅,例如若勞工每年薪資所得為100萬元,總計提撥6萬元到退休帳戶,則薪資所得只以94萬元計算。此一部分,勞工必須在最後收到扣繳憑單時特別留意。

勞工退休後領的勞退金是否要繳稅?勞委會表示,根據所得稅法規定,如果是領一次金,則以服務年資計算,只要每年不超過15萬元,就可免稅,例如如果領20年的退休金,則總額只要不超過300萬元,就不必繳稅。

若是按月領勞退金,則是每年超過65萬元以上部分要扣稅,以此換算,若每個月未達5萬4166元,就不必繳稅。

提醒你→資遣費採定額免稅

對於資遣費採的「定額免稅」,財政部表示,原則上是以每年一定額度與年資計算,原則上每年免稅額是一年15萬8千元,例如若工作年資是4年,只要領的資遣費不超過63萬2千元,就不必繳稅。超過部分,則依不同額度課不同比率的稅。

低價屋搶客 玄機大破解

中時電子報2008/12/07 馬婉珍

房市景況暫走穩,近2個月來,房仲業店頭的來客量、帶看量增加,部分屋主為了搶客成交,大打平價牌,號稱開出的價格比同區行情還低,不過,業者提醒,背後暗藏玄機,購屋客一定要多看屋、多比較,不要看到房價好像偏低,就衝動下訂。

根據中信房屋的統計,近2個月來,看屋量增加2成,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說,屋主接受議價的空間,比前陣子更有彈性,提供自住型購屋人撿便宜的機會。

此外,房仲網站競推不同功能,像是永慶房屋的「出價馬上談」、中信房屋的「圈圈點點好好查」、住商不動產的「購屋導航器」等,都可滿足不同需求的自住客,購屋人搜尋物件時,可省下不少時間。

不過,房價偏低、背後暗藏陷阱,價格低於市場行情,可能有以下6個玄機:

一、附裝潢:物件內部的裝潢,看起來很高檔,但是,可能在成交後,屋主將高檔家具帶走。


房仲業者指出,房屋買賣成交時,像是馬桶、流理台等固定物,會隨之移轉給買方,其他的非固定物部分,屋主可以不附贈。

通常屋主賣屋時,為了保持好賣相,會將名畫、高檔家具,保留在屋內,但是,並不代表房屋成交後,這些「非固定物」也會同時移轉給買方。

房仲業者說,他曾遇過有位買方一進門,看到掛在牆上的一幅名畫,決定買下房子,打算支付斡旋金時,卻發現屋主無意附贈「非固定物」。

江龍名提醒,對該物件有興趣的買方,付斡旋金或下訂金時,在屋主也同意的情況下,應在合約中加註,非固定物一起附贈,雙方並可在合約上蓋騎縫章,以示證明

二、附車位:可能是機械式的機械車位。房地產業者指出,停車位分三種,一、坡道式的平面車位,二、機械式的平面車位,三、機械式的機械車位,坡平車位大於機平車位,第三種車位的價格及保值性最低。

機械式的機械車位價格,相對較低,但是,需要保養維修,這些費用都會轉嫁到管理費。

大聲行銷顧問執行總監田大權說,坡平車位的價格,大約是以房屋每坪單價的6倍來計算,假設房屋每坪50萬元,則附帶的坡平車位,價值大約是300萬元。

坡平車位與機平車位價差一半,機械式的機械車位,價格又比機平車位便宜三分之一,同樣的例子中,粗略估計約100萬元。

三、中央空調系統:中央空調需要維修時,不像一般冷氣較為簡單,中央空調的主機很龐大,小零件故障,可能需要搬出整台主機,交回廠商修理,維修約需1周時間,這段期間,各房間都不能吹冷氣。

民眾購屋時,要理智考量中央空調的優缺點。

四、鄰居:房仲業者說,有時遇到房價低於市場行情的物件,有可能是遇到生活習慣不同的「不良鄰居」,影響居住品質,房仲業者建議,買方嘴甜一點,親自向周邊鄰居詢問,可以探聽口風

五、前棟、後棟房價不一:江龍名說,各房屋類型的狀況不一,民眾應多觀察,有些物件前棟臨大馬路,居住時有噪音干擾,房價會比後棟低,不要因為房價較低而衝動下訂。

不過,也有物件是後棟的採光、通風較差,甚至因棟距太近,前棟的廚房對著後棟的客廳,影響居住品質,也會使後棟房價低於前棟。

六、風水:注重風水的購屋人,應該更加仔細看屋,有的是對面二棟大樓的縫隙,對上房屋的客廳,在風水上有「夾縫中求生存」這一類較不好的意義,或是與對面大樓的屋角對沖,注重風水的人也會有所掛慮。

不過,江龍名認為,較無風水考量的購屋人,反而可藉此做為議價的籌碼。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投保旅遊險 別忘五大要點

2008/09/28【經濟日報╱陳亦純(台大保險經紀人公司執行長)】

超人氣的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在大連墜馬摔傷,在該地花費的醫療費約人民幣五十萬左右,國際救援機構SOS專機接回台灣,費用約需台幣五百萬,由於名氣高,加上事件本身引起的費用問題,保險議題頓時沸騰甚囂。

電視及報紙所討論的問題點,除了兩岸的交通外,多在費用的高低及由何人支付打轉。個人看到一則由某名人所主持的座談節目,邀請來的兩位貴賓侃侃而談,謂此高額費用皆由保險公司理賠,只要是出國的人皆可得到此待遇,無須批判林有特權。

他們談得義正辭嚴,個人可是緊張得頭皮發麻,這太誤導民眾了。民眾若認為他們講得有理,那事情可就嚴重。這和任何保險一樣,保險有主契約、附加契約,不是有買保險就有賠,要看有沒有買到該項理賠內容的保單

出國時旅行社會為團員投保旅行險,但額度大都是主契約200萬,有些旅行社會附加20萬的意外醫療或10萬的意外醫療,但也有的甚至沒有附加醫療險。


至於SOS國際緊急救援組織所提供的緊急救難,有些是由保險公司先幫被保險人代墊費用,有些是由保險公司依投保時的額度內理賠,額度超過仍需自負。有些則僅是提供資訊服務及協助就醫的流程,項目不一,內容各有不同。

據了解林志玲投保的保單,因本身有附加緊急救助和傷患運送和家屬探視的費用,所以這會減低傷者家屬的負擔。但切記,這並不是每張保單都有的權益,絕不要混為一談。

所以出國期間應有幾點要注意:

一、不要以為原有的保單都有效。因為原有的保單可能只是單純的壽險,並沒有附加意外醫療及住院賠償,若是有附加,金額也不可能太高,發生事故時無法全數負擔損失。

二、出國時,旅行社所提供的旅行險只不過是意外身故、意外殘廢及限額意外醫療理賠,如果沒有特別約定,通常並不包括疾病醫療、家屬探視及急難運送

三、目前旅客本身在機場可購買的旅平險種類相當多,反正有心買,齊全一些總是較為安心,十幾天的行程保費相差不過一兩百元台幣,但一旦發生事故,理賠的金額相差卻是天地之別。

四、注意旅行險有些事故屬不理賠事項,如競技、比賽等危險項目。你若不了解內容的設限性,保險是買了,但還是不能理賠,到時四處呼冤是無濟於事的。

五、注意投保的時限性。旅行險大抵是有時間限制,不要把旅遊保險天數算得剛剛好,以往就曾經發生過到南部遊玩,結果因颱風回不來,投保日期剛過,人卻在回程遇上車禍。所以要注意這張保單有沒有因飛航等事故而自動延長等限制。

最後要提醒,旅行險可以平時和保險公司先打好契約,要出國時利用傳真即可生效為佳,另外要選擇適當且內行的保險員,才能充分為你守護,不但了解保單的內容,在萬一有理賠和變化時,也可以為你處理。

注意,旅遊是愉快的,但不要因為旅遊的波折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景氣不好 挑龍頭股

【2008/12/01 聯合晚報】

從事股票分析十多年的寶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兆立,他的投資與選股策略是什麼?

一、「一池子投資法」

從投信、基金公布的投資標的中挑出相同的認養股,適合景氣好、大多頭時,就是從績效業績排名前五大的投信、基金公司,每季公布的投資標的中各挑出前幾名相同的股票,直接投資即可,也就是「一池子投資法」。

但這種簡單的投資方法,如果在景氣好、股市多頭的時候,因是外資、投信、法人都看好的股票,等於有三大法人「鎖碼」認養,買這些股票容易隨大盤翻升大漲,有其道理。但面對景氣不佳、台股下跌時,這樣的理論可能會讓投資人「套死」而難以解套。尤其近期外資、投信、法人拚命在賣股求現,如果剛好買到外資、法人以往供養、現在忙變現的這些股票,將面臨極大賣壓、套房住到無法脫身。


二、不景氣「挑國際級大型龍頭股」

因此,依照不同的景氣循環,投資人要有不同的「簡單挑股法」。王兆立說,以目前來看,台股和全球股市均跌入谷底,一、二年內短期股價翻揚不易,此時挑股的重點,要挑「獲利穩定、大型績優股」,最好是挑全世界排名屬一、屬二的大公司。如,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封裝測試的矽品、或打自有品牌的華碩、宏碁等。這些公司除了在國際間享有一定的定位和市場需求外,每年至少可為股東賺進2元至5元不等的每股獲利報酬,是不景氣之下,最安全、且收益相對穩定的投資標的。

三、股價淨值比、本益比 簡單篩選指標

挑選個股,最簡單的,就是觀察這些公司的股價淨值比P/B和本益比P/E。至11月19日止,台股加權股價指數的股價淨值比已跌到1.02倍,本益比也跌到9倍。類股中跌幅最大的金融保險類股,股價淨值比更是跌破1以下,來到0.79,比2001年企業金融風暴時期更低,顯示金融保險類股的股價遠低於淨值逾二成,日前出現金融股跌深反彈。但因金融股深受景氣好壞、企業信用影響,除了體質最好的金融股,此時似乎不宜過度加碼金融保險。

四、挑公司、老闆,財報數字也要看

王兆立表示,許多人想到投資台股,就擔心看不懂財報中各種數字。但他認為,挑公司最重要的是看這家公司是不是國際間屬一屬二的公司、老闆人品是否正派,其他像財報數字中的流動比、速動比或負債比、存貨比、毛利率這些數字,只是輔佐的參考數字。不少人投資台塑四寶的股票,就只是認「王永慶」三個字,事實上,若以投資老闆的眼光來投資股票,長線布局結果,獲利率也不算壞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長線護短線 台股買點現?

2008/11/26【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特稿】

全球金融海嘯風暴未歇,台股也難逃衝擊重創躺平,日前指數更跌破4000點整數大關,創下3955點5年半來的新低,台股此時是否為底部區,中長線布局買點是否浮現,以及短線搶短利基已現,不禁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

長打 價值投資三高股

本土投信法人認為,全球經濟不景氣,國際金融崩跌情勢,才會創造出「危機入市」的難得機會。即便這股景氣低壓到明年上半年,仍是深深籠罩,但股市行情多半是提前反映的市場,投資人應考慮的是,近半年來股市崩跌再創新低的走勢,是否已充分反映轉壞的經濟面,若已充分反映,則股市提前探底、築底,等待景氣反轉向上,股市展開長波段的反撲機會就濃,反之,若股市的跌幅尚未完全反映經濟面的利空,則股市再持續挫低的可能性也就升高,投資人需多加關注全球經濟面的新變化,以作為中長線進場布局的參考依歸。


若握有充裕現金,屬長線投資型的投資客,想在這個位置進場布局,專家建議以投資「價值型投資標的」為主,包括產業能見度高、現金部位較高、現金流量較高的「三高股」,以求長線保護短線,降低長期的投資風險

商機 兩岸概念最明朗

在產業能見度方面,最近因國際源由急跌不已,攀搭原油飆漲、替代能源題材的太陽能概念股,因能見度的轉低,成為這波跌勢主角;但反觀「江陳二次會」簽訂兩岸三通、直航、擴大陸客觀光人數與限制,可望為觀光、航運產業帶來可觀商機,明年兩岸在金融方面繼續推動的MOU,以及陸資來台購買房地產、股票等措施,受惠的產業有哪些,挑強汰弱,不失為長線布局方向。

此外,全球不景氣,許多公司為降低資本財支出,以往購買高價進口設備的習慣,可能改採國產相對低廉的儀器設備替代,如太陽能、光電面板、高階手機設備等,如今轉向國內有品牌的設備廠採購,讓這些儀器設備廠商,也有機會在逆勢中殺出重圍來。另股市重挫後,不少投資人財富大縮水,承受壓力過大,身體上的抗體轉弱,許多疾病都可能一一跑出,生技醫療產業前景看俏,可多留意生技股的投資潛力。

避險 留意現金流動性

資金部位的問題,也是投資人與法人圈提防地雷股的指標,尤其明年很多可轉換公司債(CB)陸續到期的公司,恐會因現金部位吃緊,無法順利償還者,有發生流動性風險的危機,因此需慎選現金部位高、流動性高的公司,以避開地雷股效應,是中長線投資人最需關注的課題。

專家認為,台股目前是信心問題,只要國安基金能扮演好人護盤功能,順利消化外資賣壓,台股仍有走出「別人跌、台股跌、別人漲、台股照跌」的陰霾;此外,調降證交稅有機會在12月中完成三讀,農曆年前可望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景氣,屆時,台股利多題材發酵,中長線的投資報酬率即可逐步顯現。

預留生活費 1年份才夠用

【2008/12/05 聯合晚報╱楊美玲】
中國信託理財規劃師鄧志豪


全球經濟步入衰退期的嚴冬,台股重挫不見底,投資人的資產嚴重縮水。面對經濟前景不確定性而造成的全球股市低迷,中國信託財富管理處理財規劃師鄧志豪提出3個撇步,包括拉高現金比重、檢視現金流量,以及單筆投資改成定期定額,以力抗資產縮水。

不景氣,手中握有現金才是王道。鄧志豪指出,全球經濟持續惡化,裁員風不斷傳出,其中不乏金融產業,不少人擔心隨時都會失去飯碗,所以他的因應之道就是拉高資產配置中的現金比重,將過去手上都會保留約半年的生活費,提高至9個月或一年,預防無工作時的開銷支出。他說,若真的失去工作,每個月的房貸支出加上生活開銷,至少要有7萬5000元,所以現金至少要保有70萬元以上。


不景氣 保留2/3的現金流量使用

理財最簡單有效的公式,就是「收入減掉儲蓄,才是支出。」鄧志豪表示,每月薪資所得才是累積財富最實際的來源,當手中保有現金時,務必要檢視現金流量,位處於不景氣的時期,應減少支出增加儲蓄,過去他的支出與儲蓄各佔薪水的一半,現在已將支出占比調整為三分之一,保留三分之二的現金流量才能靈活運用。

定期定額投資 不錯失機會

台股持續重挫,不少投資人在5000點時進場,以為已是台股底點,但台股卻像坐上溜滑梯般,一路下滑,跌至現在已快20%。鄧志豪指出,去年1月進場布局的投資人,不論是投資新興市場或股票型基金等,現在全都慘賠,究竟是要續抱或是贖回呢?他認為,基於分散風險,並不應錯失未來投資機會的考量原則之下,他建議應改成定期定額

屬於成長型投資者的鄧志豪,他的基金投資占比,有7成為股票型和高收益型基金,另外3成為固定收益型基金。鄧志豪表示,今年3月前就已將手上的基金先做贖回,再改成定期定額投資方式,損失比重約占一成。他說,此次的金融海嘯所產生的經濟影響層面,與過去5、6年前的回檔動作大不同,過去主要是屬於技術性修正,而從去年10月美國次貸風暴所形成的市場回檔動作,已是基本面的影響,所以才會改變投資模式,以降低投資風險。

眼光放遠 減少短期波動壓力

鄧志豪指出,面對如此不確定的投資環境,連股神巴菲特都坦言,他無法看對一天的行情,也無法看對一年的行情,所以投資者更應調整投資心情,現在已抱持著用一輩子的眼光去看待投資,那麼所選擇的投資標的也就會大不同,一些長期被低估的股票或基金就會重新被納入資產配置中,並且可減少短期波動的壓力,可趁低檔尋找買點,不但可攤平成本,待市場反轉時,獲利空間也較大。

此外,投資原則一向只設置停損不設停利點的鄧志豪表示,進場投資務必清楚掌握投資理由與目的,一旦投資的緣由消失就應做贖回動作,以他本身為例,只要基本面產生變化,就算認賠也會先贖回,才能有效規避投資風險。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三類健康險 依序投保

2008/12/05【經濟日報╱記者 蔡靜紋】

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防癌險

小芳(化名)最近接到壽險業務員的電話,建議她加保重大疾病險,讓醫療保障更完整。不過,小芳很疑惑,她已經投保醫療險和癌症險,真的還需要再買重大疾病險嗎?

很多民眾常遇到類似小芳的問題。在評估自己是否有投保需求之前,不如先認識什麼是「重大疾病險」,再比較重大疾病險、癌症險及醫療險三大類保單的不同。

一般重大疾病險包含的重大疾病項目主要有七項,包括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俗稱「尿毒症」)、癌症、癱瘓及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等。癌症也是其中一項,就這點來看,三大類健康險的投保順序,應是先保醫療險,再保重大疾病險,再來才是防癌險


有別於傳統的重大疾病險,現在愈來愈多保險公司為提高產品競爭力,逐漸增加重大疾病險的保障項目,通常以七至18項最常見,也有多達20幾項的保單。基本上,重大疾病險大致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僅有重大疾病給付,另一種則是重大疾病給付加上身故保險金,民眾可檢視自己的壽險保障是否已經足夠,再決定要投保何類重大疾病險。

在理賠方面,醫療險、防癌險是要有實際住院、門診或手術治療時,由保戶逐項或逐次依各項醫療行為向保險公司申請後獲得給付重大疾病保險只要診斷確定罹患重大疾病時,不必等到後續治療,便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金,屬於「一次給付」,且給付金額通常較大筆,罹癌者可彈性運用這筆錢。例如,有些人治療癌症不見得選擇醫療院所,而會選擇民俗療法或生機飲食,類似這些方法,醫療險不見理賠,但重大疾病險一次理賠或防癌險的初次罹癌理賠金,便可提供更多選擇。

此外,重大疾病險一次給付保險金的設計,也可當作失能時的經濟收入補貼。因為罹癌後,往往無法再正常上班,若又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收入,理賠金也可用補貼喪失的薪資收入。

至於是否人人都該投保重大疾病險,國際紐約人壽認為,在預算許可下,建議都投保;但若預算不足,則以年齡邁入中老年或有家族病史者的投保需求較急迫。

節稅黃金期 跟我這樣算

2008/11/17【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劉菁菁/報導】

全球金融風暴,即使幸運沒掃到風颱尾,未來一波不景氣,也讓人忐忑不安!

賺錢不易,腰帶已然勒緊,眼前還能做的就是節稅,每年都要貢獻快一個月月薪繳綜所稅的家庭,務必把握今年最後不到40個工作天的節稅黃金期,來個節稅大檢驗。

STEP1怎課稅 搞清變與不變

自我檢驗之前,第一步先弄清楚明年5月要申報的97年度綜所稅,有那些變與不變。財政部賦稅署官員說,97年度綜所稅最大的改變是課稅級距調高。目前,其他一律照舊,但是,光是課稅級距金額調高,就讓多數家庭少繳一點稅。

舊的綜所稅課稅級距已用了11年,這幾年來物價累計漲幅超過10%,達到法定調整標準,97年度綜所稅所有級距金額通通按比例調高,若你的收支情況和去年相同,可以少繳稅。


STEP2怎節稅 增支出減收入

若你什麼都不做,雖然已有現成降稅好處可享,但是,不景氣時代,遠東銀行財稅顧問戴素雲說,這樣做是不夠的,最好要有積極作為。

接下來,你最好主動盤點一下,以目前的收支狀況,家庭淨所得會落在那個課稅級距,若淨所得正好界於跨課稅級距的邊緣,代表你務必要利用這段黃金期,將年底新增的所得往後延至明年動不了所得,就要設法增加一些能扣除的支出,設法讓自己能往下掉一個課稅級距,適用較低的稅率。

還未實現的所得,調整方式不難,先簽好約、談好價都可以,但是錢到手、入帳、過戶的時間,可拖到明年,例如年底前本來要到手的一些執行業務所得,可以晚些請款,讓實際拿到錢的時間落到明年;簽約要賣的房子,改到明年才過戶;年底辦退休,退休金明年再領。

特別是經濟不景氣,明年賺錢機會更少,今年還賺錢的人,將所得延後到明年,一方面適用較低稅率機率較高,另一方面,只要能晚一點讓稅款入國庫,多少也讓自己賺點資金的利息。

節稅細細算

應繳稅款=所得淨額×稅率─累進差額

比如,年所得淨額100萬元,今年5月申報96年度綜所稅時,要繳10萬4,900元的稅,算法如下:

100萬元×21%-10萬5,100元=10萬4,900元

如果是明年申報97年度綜所稅(在不考慮扣除額還可能調高的變數),年所得淨額若仍舊是100萬元,因為適用稅率降為13%,算法如下:

100萬元×13%-2萬8,700元=10萬1,300元

因此在收支不變的情況下,應繳稅款要比去年少繳3,600元的稅。所得愈高的家庭,享有的降稅好處也愈多。

提醒你 年底 最後攻防

綜所稅採事後申報制,每年5月申報的所得稅,其實是前一年已經確定的收支,所以,若是你等到要報稅時,才想到要節稅這件事,已經來不及了。節稅的黃金時間,其實就在每一年的年底,民眾可以大概估算一下當年的所得和重要支出有多少,並在年底前,把握最後時刻來調整,達到節稅目的。


定存整存零付 最適合退休族

【2008/12/03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定存方式很多,包括存本取息和整存整付等,各適合不同族群,另外還有定存加碼專案,定存入門者要先比較清楚,才能爭取最大利益。

最近有許多銀行推出定存專案,但都以短天期居多,而且多數是單利計算。

其實,許多新銀行1年期定儲的利率不低,若放定存專案半年,再定存六個月,未必比直接存到新銀行1年期定儲「整存整付」的利息差。

為什麼有這種差別,這是因為一般銀行牌告的定存與定儲,都有四種定存方式,整存整付、零存整付、整存零付與存本取息

對於閒錢多多只想儲蓄賺利息,選第一種「整存整付」,一次存入一筆金額,到期後領回本息,因為利息會滾入本金計息,是複利概念,通常利息會較高,但存款期限不能低於一年。


第二種「零存整付」,是指分月多次存入,到期一次領回,適合收入不多,但想定期強迫自己儲蓄的新鮮人。不過,也因為分月分次存入,利率通常會比同天期整存整付低許多。

第三種「整存零付」,一次先存入一大筆金額,再按月領取本息,最適合退休族。退休族拿到一大筆退休金後,可以先用這種方式,沒用到的錢,隨時都在產生孳息,再由銀行分批把本息按月撥款給民眾,當成退休後的零用金。

第四種「存本取息」是先存到一筆金額,每個月領取利息,到期後再領回最後一期的利息與本金,也適合退休族。如果是一般想用定存獲利的民眾,存本取息的方式,利息是單利計算,獲利速度會較整存整付來得慢。

定存是保證不賠穩賺的投資,過去被嫌保守,無法抗通膨,但在全球股市和房市都下跌,投資容易虧損的時代,加上「現金為王」觀念抬頭,定存反而成為最佳資金避風港。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勞保年金元旦上路 畸零年資60歲有救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08.12.10

勞保年金即將上路,由於立院一併修改了勞保老年給付的領取資格,因此以前提前退出職場、拿不到勞保退休金的勞工,如今有機會把這些畸零年資給救回來。

勞保局估計,明年元旦新制上路時,將有六十萬「斷保族」有機會領取總額兩百六十億元、平均每人四萬三千元的意外之財。

舉例來說,張教授當初念書時半工半讀,在民營企業服務了六年,轉任教職後改保公保,原本的勞保年資就全部報銷了。但現在,張教授只要年滿六十歲,就可以去申領勞保年資的給付:金額是「最高六十個月投保薪資的平均」乘以工作年資

官員提醒,勞保局並不會主動通知斷保戶。因此年滿六十歲的民眾,如果懷疑自己當年曾有畸零勞保年資,可以向勞保局查詢。電話就可以查詢有無年資,但投保薪資等詳細資訊,必須親自到勞保局各地辦事處辦理。各地辦事處地址與電話請見。http://www.bli.gov.tw/sub.asp?a=0009139


根據現行勞保條例規定,勞工要領老年一次給付,必須滿足在職在保、而且有嚴格的年齡與年資規定。因此一些提前離開職場的勞工,例如婦女結婚後在家當主婦,或是中年失業後未再就業,這些人的年齡與年資無法符合原本的標準,就無法領取老年給付。

不過這次配合勞保年金,勞保條例也一併修法。勞工只要曾經投保,年資就不會「報廢」。不管退保早晚,到了依法可請領老年給付的六十歲,累積的年資都能「救回來」。如果年資不到十五年,只能選一次領;超過十五年,可在一次領與年金之間選擇其一

勞保局統計,年滿六十歲而有畸零年資的斷保戶,有六十萬人,當中有許多是在多年前就已經離保,如今是否還在人世,勞保局都不清楚,所以無法通知當事人。

2009台股機會 分析師上看7000,誰能超越大盤?

遠見雜誌 08年12月號 撰文:彭杏珠

2008年是台股變動最劇烈的一年。9月間美國雷曼兄弟破產所引發的金融海嘯殃及全球,各國股市接二連三狂跌,俄羅斯股市更重挫達六成以上。台股從9月1日6813點,爆跌至10月28日4110點,跌幅高達四成,至11月間還籠罩在低氣壓當中,在4500點以下遊走。

展望新的一年,2009年台股到底會呈現什麼格局呢?由於前景不明、影響因素眾多,《遠見》特別發函國內外25家證券、投顧公司,彙整研究員、分析師對台股走勢的意見。

各家預測:保守以對,明年看下不看上

結果發現各家對2009年台股的走勢,看法趨於一致、而且保守。咸認2009年下半年將比上半年表現優異,最低點可能會落在第一季至第二季間,大概是3500至4500點間;最高點比較可能出現在第四季,約在6000至7000點間。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表示,2009年台股走勢與國際連動性強,上半年底部將劇烈震盪,必須等到全球經濟走穩、利空出盡後,下半年才有機會出現U型反彈。


第一富蘭克林投信也認為2009年台股走勢將漸入佳境,因金融危機所引起的企業資金緊縮、消費衰退等狀況也有機會逐漸改善。而且在去槓桿化的環境下,整體經濟環境將溫和復甦,使得明年下半年看好度高於上半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幾乎一致對台股高點的預估值偏向悲觀,最高點只達7000點左右。

利空在哪?全球經濟頻傳壞消息

其實,回顧台股歷史,短時間連續崩跌的情況共有1990、2000以及今年共三次。

觀察過去兩次的經驗,崩跌後的隔年,台股皆有反彈。今年的崩跌較類似2000年,或許可從2001當年的走勢,來推估明年。

康和證券研究部經理連偉勝指出,2001年台股的總市值占GDP,最高106.77%、最低62.15%,預計2009年兩岸實質貢獻將逐漸加溫,台股總市值占GDP比例或有機會提高,假設提高10%,再參考主計處預估2009年國內GDP約13.67兆,依此推估2009年台股總市值最大在15.72兆、最小在10.25兆,指數高點應在7000點、低點約在4500點

2009年台股大盤指數走勢趨向保守,主要與國內外不確定利空因素有關。

金鼎證券綜合研究部分析指出,利空因素包括全球經濟衰退將導致台灣出口衰退,銀行緊縮資金,企業倒閉,失業率上升等。而且次貸風暴尚未完全止血之際,卡債危機已經蠢蠢欲動,而各國房價由高點以來跌幅皆逾半,台灣房價恐有補跌空間,連帶衝擊房貸市場。

國內也有?縣市選舉及10號公報連動股價

全球利空外,國內也有負面因素。2009年底台灣將選舉地方縣市長,可能造成兩黨對峙緊張關係。

另外,台灣為了與國際接軌,明年元月起全面實施10號公報。這個公報將影響上市櫃公司明年第一季的損益,堪稱是股市不振下的另一個利空訊息。

到底什麼是10號公報?現行財報上的存貨是採取總額比較法,若帳上存貨有漲有跌,漲價部分可以彌補跌價,但10號公報則要求採用逐項比較法,當帳上存貨出現跌價,必須認列當期損益,但存貨漲價則不能認列,也就是說現行財報可盈虧互抵,但10號公報的存貨漲價不計,但跌價要立即反應在當期損益

證交所指出,一般而言,電子產品存貨不太會大幅上漲,10號公報對高科技產業影響不大。但營建業因為產業特性使然,恐怕會帶來較大的衝擊。

嘉鼎資本管理公司舉例說明,假設某建設公司各在台北、台南標購一塊土地,結果台北地價漲了、台南土地跌價了,原本兩者可互抵再認列,可是10號公報實施後,這家建設公司只能將跌價部分列入損益表,漲價部分不能認列,就會影響財報數字,股價自然會被牽動。

利多在哪?兩岸實質往來將帶動底部反彈

不過,2009年台股在一片壞消息當中,還是有部分利多消息值得期待,包括兩岸關係持續轉佳,兩岸明年可望簽訂金融合作備忘錄(MOU),台灣外匯存底高,不容易出現國家信用風險。同時政府計畫調降遺贈稅,也有助於資金回流。

兩岸簽訂MOU對長久被壓抑的金融業不啻是一項利多,「從此,兩岸金融機構可以互設分行,對台灣金融業有所助益,」康和證券協理吳馥珵說。

推升明年台股的動力之一,還包括基本面的基期已經很低。康和證券連偉勝表示,因為今年的年報大多不理想,只要明年景氣復甦,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股價與營收成長有直接關係,相對也會對股價帶來助力。

其他如本益比(股價∕EPS)、股價淨值比(PB)都來到歷史低點,「今年股市跌深,預估現金殖利率也會偏高,這都有助於明年台股的走勢,」保德信國內投資主管王培臻提出觀察。

前景在哪?科技美股領軍 NB最具贏面

預期明年有機會跌深反彈,轉向平穩之際,到底哪些產業較具有發展前景呢?根據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料顯示,目前所公布的美國科技產業近四季財報中,仍有75家企業表現優於去年,雖然大環境低迷,但在營收成長、投資報酬、股東權益上都優於去年,整體科技產業的成績也超越其他產業,科技業仍然是最被看好的產業之一。

彙整問卷的結果發現,科技業中,又以筆記型電腦(NB)產業,最受分析師、研究員的青睞。

PC市場經過幾年的拚搏,今年NB的銷售量已經增加到44%,取代桌上型電腦指日可待。尤其,近幾個月來,全球民眾財富大幅縮水,低價商品相對抗跌,精簡型的Netbook(輕省∕易上網電腦)因此更具高度成長性。

金鼎證券預估,2008年全球NB有30%以上的成長率,加上低價電腦需求風潮仍在,預期2009年依舊具備25%以上的成長力道。

一銀投顧研究部主管陳奕光說,NB具有可攜式、行動上網等優勢,潛力相對其他產業高。

我將再起!航運、中概可望翻紅

緊接在NB產業之後的是航空運輸業,今年原油價格已從最高點的145美元,回跌到11月20日的49.62美元、創下三年半來的新低。永豐金控指出,預期在燃料成本持續下跌後,航空業也將漸漸揮別赤字陰霾。

11月4日江陳會所簽訂的四項協議中,特別將兩岸包機由每週36航班增加為108班,由週末包機改為天天包機,大陸航點也從五個增加到21個。對此,航空業者認為,航班增加三倍已是往前跨了一大步,航線截彎取直後,航空公司的獲利不只躍進三倍。

另外,在兩岸海運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台灣將開放台北、基隆、台中、高雄、花蓮、麥寮及現行五個可以進行小三通的港口,共計11個,對岸則開放63個港口、港區。正式執行後,大陸貨物占六、七成以上的長榮海運及陽明海運,預估一年約可省下30億以上的稅金。

相對於歐美,中國受金融風暴衝擊最小,而且內需持續成長,預估明年中國內需消費仍可達10%的年成長率,遠高於全球各國經濟成長水準,中概內需產業也會趁勢崛起。元大投顧研究部協理鄭宗祺表示,中國大陸鼓勵民間消費,將有利於主打中國市場的類股,例如統一、聯強、宏全、麗嬰房、潤泰新都屬於中概內需產業族群

最有潛力:智慧、環保搏未來商機

其他如IC設計、智慧型手機、自行車以及太陽能產業都是來年值得關注的產業。

雖然全球面臨消費緊縮的影響,預估2009年全球手機銷售將呈現下滑,但智慧型手機還是值得期待。根據In-Stat的預估,2009年Google的Android平台手機銷售表現將超越iPhone,達到1710萬支,2012年Android和iPhone銷售量比例將出現3:1的局勢,其中致勝關鍵,就是要仰賴大陸高達10億人口的潛在手機用戶。

「智慧型手機成長動能,來自於對一般手機的替代效應及電信業者補貼,iPhone 3G的熱賣更將加速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大展證券投資研究部經理胡志欣分析。

此外,雖然原油價格已經跌至去年2月間的低水平,但替代性能源的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寶來證券就看好替代能源長期的發展趨勢。與太陽能相關的電池產業預計也會出現業績題材效應。

根據金鼎證券的資料顯示,今年台灣太陽能電池產能將增加至1820MW,估計至少還需要增加1萬6380噸的矽材;在矽材料供給量可望大幅增加的前題下,電池業者的成本壓力將進一步降低,有利於太陽能發電成本的下降,台灣業者將以太陽能電池公司受惠最多。

全球節能減碳風,不僅帶來太陽能產業的商機,也掀起一股運動休閒風潮,其中又以單車熱不可抑。台灣原本就是自行車製造王國,在全球節能減碳熱潮持續發燙下,「自行車相關廠商的接單能見度將持續到明年上半年,產業成長幅度可望達到10%以上,」胡志欣看好台灣自行車業的發展。

3C明星:宏碁、華碩、宏達電、大立光

2009年,對投資人而言,到底哪些個股值得關注呢?

在NB產業持續看漲的大勢下,龍頭廠商宏碁竟然贏得受訪機構壓倒性的票數,理由是宏碁具有品牌價值,PE(市盈率)、PB(市淨率)都來到歷史低點,搭上Netbook快速成長列車,低價電腦Aspire One出貨量後來居上,預估明年歐美市場回溫後,宏碁的營收及獲利將迅速上揚,有機會在明年第四季超越HP,躍升為全球NB的第一品牌。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參加由《遠見》在台北主辦的第六屆全球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中指出,以迷你NB為例,繼華碩推出Eee PC後,宏碁很快跟進推出Aspire One,台灣兩大品牌占全世界迷你NB市占率70至80%,全世界都來配合規格,台灣廠商開始有主導地位,不再由日本、美國帶動,只要台灣廠商提出想法,下游零件供應商就全力配合,台灣廠商也能帶動新的局面。

同樣也是NB領導族群之一的華碩,這次也獲得25%的票數,除將受惠明年整體NB市場的成長外,在華碩Eee PC成功帶動低價電腦需求風潮下,預期明年有機會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增長,在手機族群裡,宏達電最被看好。

被業界譽為藍海鯨魚的宏達電,其技術、平台、品牌皆優於同業,具國際競爭優勢,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前景持續看好的大環境下,自然水漲船高。10月營收為160.3億元,較9月成長16%。今年除鑽石機銷售成長外,與Google及T-Mobile合作的Android平台手機G1也正式上市,將挹注宏達電的營收表現。

另外一家手機群族的大立光,後勢表現也不遑多讓。大立光高階產品3MP∕5MP營收比重明年將會明顯地提升,而且出貨轉向高階產品,有利於其獲利表現,目前已穩居手機零組件廠龍頭寶位。

票選個股:IC設計或具前景的產業龍頭

IC設計向來是台灣的強項,根據匯豐中華投信指出,台灣IC設計產業以現金充裕、財務結構健全,附加價值高著稱,賺的又多是美元,成為典型的「台幣貶值概念」的布局首選,龍頭廠商聯發科這次也拿到六票。

這次票選出的12支個股,幾乎都是該領域的龍頭品牌。難怪保德信國內投資主管王培臻認為,當全球景氣衰退時,投資策略上應選擇資產品質良好的產業領導廠商,或產業相對處於擴張或成長階段者,如高階手機零組件族群、低價筆記型電腦趨勢受惠者,預估比較有表現的機會。

走過慘澹的2008,雖然多數人都預估明年下半年有機會止穩緩步回升,但匯豐中華投信建議,2009年投資布局,投資人應以穩健為上策,不妨以產業績優股為首選,並避開財務結構不健全、負債比過高的標的。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最會幫股東賺錢的台灣73強 A+俱樂部

誰是晦暗景氣中的夜明珠?
遠見雜誌 08年12月號 撰文:彭杏珠

5大標準篩出73最強

「順勢成長不足為奇,逆勢突圍才是真本事,」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一手打造台灣最大、獲利最高的網路人力銀行,但他此刻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神情凝重地說,「2009年是第二次危機的到來,也是嚴峻挑戰的開始。」

2008年美國華爾街所引發的金融海嘯,讓各國膽顫心驚,沒有人知道,經濟衰退期將持續多久。
11月20日行政院主計處發布台灣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罕見的-1.02%,預測第四季成長-1.73%,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只有2.12%,將創下2001年後的新低點。連續兩期以上的負成長,正式宣告台灣經濟步入衰退。

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均壟罩在恐慌中。各國股市持續探底,失業率屢創新高、倒閉事件不斷,經濟蕭條的噩夢,將成為追憶2008最錐心刺骨的印象。難怪這陣子企業界人士無不跟楊基寬一樣,「準備打硬仗。」

各行各業已紛紛推出各種應變措施。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已確定人事凍結、聯電鼓勵優退。連曾經矢志不減薪的面板廠一哥友達也跟進奇美電、華映的減薪行列,12月起實施高階主管減薪10至15%。

一片悲觀聲中,台灣1259家上市櫃公司(不含興櫃)中,到底有哪些企業身強體壯,足以應付冷冽的寒冬?

(這篇文章的篩選方式與條件是有問題的,可別太相信)
先決3要件 短中長期ROE需進前百名

《遠見》與台灣經濟新報(TEJ)合作,觀察1259家企業長達10年的財務資料,篩選出經營績效好、又有充足能力因應不景氣的上市櫃企業。以5顆星到2顆星排序,共有73家企業勝出。

值此信心崩潰時刻,這73家企業稱得上是台灣A+企業俱樂部的成員。《遠見》深入剖析他們的經營之道,以為企業界與投資者參考。

如同川湖總經理林淑珍所言,上市櫃公司既然稱作營利事業就是要賺錢。哪個財務指標最能反映出企業幫股東賺錢的能力呢?那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Return on Equity),「它最能忠實反應經營績效,」元大投顧協理鄭宗祺一語點出。

投資大師巴菲特(W.E. Buffett)也曾表示,評估企業表現,最看重的就是「股東權益報酬率」。
以聯發科為例,1998至2007的10年間,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為55.85%,亦即如果在1997年底投資聯發科100元,聯發科10年期間每年都會幫股東賺到55.85元。將100元放在銀行,一年只會孳息2.2元,聯發科ROE足足是定存年息的24倍。
(這種算法其實是大有問題的)

同時比對 負債比需低於50%

除了以股東權益報酬率為核心指標外,也將負債比列為篩選指標。

在全球信用緊縮之際,「大家都在流行去槓桿化(de-leverage),就是要穩健,少負債、少消費、少投資,」花旗銀行台灣區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指出。低負債的企業,比較挺得住衝擊。

為了確保企業有較健康的財務體質,本次調查設定負債比50%為門檻,如果平均10年、5年負債比超過50%就無法成為候選名單。

回顧過去10年,從1998到2007年,幾乎每隔兩、三年,就要面臨動盪的局勢。921大地震、全球網路泡沫化、美國911恐怖攻擊、SARS事件、美國次貸風暴,乃至於今年的金融海嘯。「如果10年企業平均ROE能超過20%是相當不容易的,這是相當嚴苛的標準,」施羅德證券投顧副總裁陳朝燈豎起大拇指。

經過篩選後,共得出平均10年、5年、2008前三季ROE各前100大名單,每通過一項檢驗就給一顆星。

附加2要件 連年成長與淨現金股本比過10%

除了ROE與負債比,為了進一步觀察企業的成長力道,《遠見》也將2005~2007三年的稅後淨利成長率列入評分指標。企業必須三年都是正成長,而且一年比一年賺錢,再給一顆星。

但是光賺錢還不足以讓投資人放心,在全球經濟情勢惡化、市場信心崩潰之際,各界開始注意企業的現金部位,現金為王的時代已然來臨。

「光看現金存量還不夠,」大展證券總經理陳政元建議,有些企業現金存量高,舉債也很高,扣抵後淨現金部位可能是負的,可用淨現金部位來檢驗公司體質

鑑於財務的重要性,本次調查的第五項指標,就是淨現金部位。

陳政元分析,淨現金多寡代表企業對抗不景氣財務的能力,現金多的企業可以從容地投入研發及創新,為下一波景氣興起預做準備。

其實,從最近許多企業紛紛表態發行公司債,可以預料年關將近,經營者都希望於年底前多籌措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例如鴻海、奇美都是過去較少發債的企業,鴻海11月19日發行51.8億無擔保公司債;奇美電首度發債則是找日商瑞穗銀行及三菱東京銀行各擔保20億元,發行40億元有擔保公司債。

計畫年底前發債的企業還包括台電40億元、台塑集團40至60億元、高鐵50至60億元等。

業態分析 科技業獲利亮眼,占比超過八成

根據五項指標層層篩選後,共有川湖、聯發科、宏達電、東友、松翰五家獲得最高的五顆星。其餘四顆星的企業有20家、三顆星的29家、二顆星19家。

分析73家企業的產業別,有60家都是電子資訊相關企業,10家傳統企業,航運、營建房仲業者各有兩家。顯示科技資訊產業對台灣經濟的重要性。

多數高報酬企業都集中在電子業,與電子業期初資本投資較傳產小、營業循環時間短、資本周轉率高等有關,獲利能力自然好。

另一項原因是電子業多集中於北部,發揮群聚效應,從生產到銷售端的時間比傳統產業短。

電子業中,以電腦周邊及設備廠商最多,分別是川湖、東友、普安、港建、昇達科等18家。陳朝燈說,「台灣的電子零組件整合技術最好,在周邊及設備領域當然就有很多賺錢企業。」

緊接著是工業電腦類(含POS、監控系統業者),分別是振樺電、欣技、奇偶等13家。

IC設計也不少,有聯發科、松翰、聯詠等11家。

熱門的通訊網路、資訊服務業,也有宏達電、居易、普萊德、台灣大等8家進榜。

金融掛蛋 傳產、營建、航運少數晉級

傳統產業有10家擠進百大,分別是亞崴、中碳、百略、精華等。雖然這些企業都是各方之霸,主攻外銷市場,具國際競爭力,不過獲利成長性仍比不上電子業,其中六家只有兩顆星。

新興、裕民拜近五年新興市場崛起所賜,散裝航運訂單如雪片飛來,擠進榜單;營建房仲的信義房屋掌握生活新型態、結合網路世界,搭上房仲業順風車,贏得三顆星,非常不容易。高雄建商永信建設也跟隨營建景氣復甦,獲利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金融業入榜掛零。金融業因為產業特性使然,負債普遍比較高外,這幾年獲利不佳更是關鍵。
(這種篩選條件,金融業會入榜才真的有鬼咧)

才剛揮別卡債風暴,又有次貸與連動債衝擊,可說經營險惡。以高峰期2007年為例,表現最好的國泰金控ROE為13.71%,第一金控是12.05%、華南金、中信金約在10%,其餘都在9%以下。

他們憑什麼賺得比別人多?

獲利心法歸納8大特色

這73家企業,雖非家家都耳熟能詳,但它們絕不是一夜致富,大都是先蹲後跳、苦盡甘來的企業。

宏達電在成為股王前,已經練功很久,初期一度有斷炊之虞。「技術、資金、市場,缺一不可,立錡、訊連、茂迪、可成等,也是媳婦熬成婆,市場成熟後,馬上釋放獲利能量,」鄭宗祺說。

為何這些企業可以一次又一次通過大環境衰退的試煉?綜合分析其原因後,歸納出八個特色:

1.中小企業偏多,股本小易推升ROE

資本額在50億以下的企業就有64家、50至100億的企業共7家,超過百億規模的,只有台灣大(380.09億元)、聯發科(107.32億元)兩家。

小型股資本小,有流動性不足的缺點,也是因為股本小,獲利增加時,ROE竄升很快。對股東來說,不管股本大小,能靠本業賺錢就是好企業。

2.專營利基市場,創造高毛利

大企業常把資金、人力擺在能賺更多錢的大市場,所以利基市場通常吸引一些身懷絕技的中小型企業,儘管餅不大,但產品特殊,單價高,獲利可觀。

從73家企業2008年前三季的毛利率來看,只有20家毛利率在三成以下,超過五成的就有17家,其中以軟體業者利潤最高。例如遊戲機軟體的鈊象毛利可達八成、IC設計的驊訊也有八成四,訊連更奪下寶座,毛利率幾近百分百。

「一般企業毛利率高於三成就算很不錯了,」康和證券協理吳馥珵分析市場毛利率水平。

訊連將不可能化為可能,原本專業人士才會影像剪接或修改照片,訊連卻能設計出一般人也能輕鬆操作的軟體,難怪能創造高毛利。

欣技資訊雖不是可攜帶式終端機技術的原創者,卻貼近使用者,設計出方便、耐用、省電的操作介面。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讓欣技單項產品毛利最高達到六成以上,2006年歐美國際大廠毛利約在39到45%,欣技卻達58%。

董事長廖宜彥從創業起,就隻身到歐美跑業務,「欣技就像手工裁縫師,最知道客戶需要什麼,裁剪出最合身的西裝,」他對客戶的需求瞭若指掌。

東友之所以成為五顆星企業,少量多樣的客製化能力居功厥偉,目前已居全球雷射多功能事務機代工的領導地位。東友以強大的設計能力,彈性生產的高配合度,贏得日系廠商信賴。「當日系廠商因為成本不符,紛紛捨棄中低階市場時,擁有生產高複雜性產品的東友,就成為小池塘裡的大魚,」施羅德副總裁陳朝燈說。

利基產業也會形成獨占或寡占市場。四顆星的中碳就因此獲得高利潤。

中碳為中鋼集團的關係企業,是台灣唯一的專業煤化學製品生產廠商。從幫中鋼處理高爐煉鋼後所產生的副產品代工處理,已成為中鋼集團的金雞母。大展證券經理胡志欣表示,中碳資本額為23億元,員工僅有127名,年產值卻高達50幾億,人平均產值近4000萬元,是生產力很高的企業。

104人力銀行不是獨占,卻是寡占市場。據AC Nielsen的數據顯示,104市占率高達85%以上,累積400多萬個履歷表,「104的品牌已具有月暈效應(Halo Effect),」楊基寬分析104的致勝關鍵。

3.產業龍頭,抗跌又能迅速恢復

領先業者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對抗不景氣能力較強,一旦景氣回春,也是率先成長的領頭羊。

73家企業中,領導廠商不勝枚舉:川湖是台灣第一大伺服器導軌設計生產廠、聯發科是IC設計業多代拳王。還有光學霸主大立光、影音軟體小霸王訊連、台灣最大機殼業者可成等。

4.自有品牌先行,將代工降為次要選擇

長久以來位居股王地位的宏達電,策略就是切入智慧型手機、打自有品牌。智慧型手機明年仍會成長,藍海市場加上自有品牌,正是帶動宏達電獲利高飛的雙翼。

擁有22年歷史的川湖,董事長林聰吉創業伊始就希望能打造川湖為百年企業,並開創自有品牌(King Slide)。當同業樂賺代工錢時,川湖寧可孤寂地走「自創」品牌的路。

代工可以快速衝大規模,卻不能永續經營,川湖一開始就定位自己只跟國際廠商競爭,」參與川湖轉型的執行副總經理王俊強說。

股本只有7.1億的欣技也堅持自有品牌。三年前,不再接ODM(設計代工)訂單,只保留一位舊有的長期客戶。執行副總經理張志龍說,目前ODM只占營收一成,自我品牌達九成。為了創造品牌價值,欣技平均研發費用占營收7%~8%,明年預估還要逆勢大幅投入研發費用。

品牌效應逐漸浮現後,今年欣技打敗國際大廠,拿下巴西郵局大訂單,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唯有發展品牌,才能創造高利潤,」張志龍說。

5.客戶關係深遠,供應鏈就是靠山

客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良好的互動是業績保證之一。新普能成為NB鋰電池的領導業者,客戶關係助益不少。新普所生產的鋰電池電池芯都是向日本採買再挑檢組裝,與日本客戶關係羨煞同業。當市場供不應求時,不僅可以優先拿到足夠貨源,市場反轉時,也能談到好價錢。

欣技雖然擁有獨立自主的技術,但是AIDC(自動辨識、資料收集)產品必須透過經銷商解說服務,才能順利賣出。如果不是多年扎下的經銷商根基,欣技很難攻占全球32個國,締造俄羅斯、中國第一大,匈牙利、巴西、波蘭、捷克第三大的成績。

欣技與經銷商如同創業伙伴又情同家人,每年召開經銷商大會,經銷商總是會自付機票費,偕同家人一起參加。

6.常以危機為誡,不被成就沖昏頭

走訪一些企業後,意外發現這些老闆竟然有很深的危機感,幾乎是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經營事業。有過家人創業失敗的慘痛經驗,欣技董事長廖宜彥已將「居安思危」轉換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人高馬大的楊基寬,內在與強壯外表有極大反差,甚至還有點自虐感。上市前,他期許104「不只幫求職者找工作,還要找方向」。上市後,責任加重,危機感只有愈來愈強。

7.財務操作保守,現金在手最實在

73家企業中,有很多企業都未向銀行借貸,聯發科一日間還清所有債務,手上還有高達271億7500萬元的現金。

淨現金多少見仁見智,但楊基寬認為,104即便營收大減半,至少還有兩至三年的存糧,還有餘力創新研發,等待下次機會的到來。

欣技、港建、立錡、訊連也不跟銀行借錢,大立光上市是為了吸引人才,根本不需要募資或發公司債,董事長林耀英說,「企業要長久經營,自有資金很重要,有現金比較安心啦。」

8.不斷累積研發,創造下一波成長動力

不管位於藍海或紅海市場,經營者無不絞盡腦汁,尋覓新商機。「這種壓力絕非朝九晚五的雇員能夠理解,老闆總不能大聲吐苦水吧,」一位企業主分享他高處不勝寒的內心世界。
楊基寬就是如此,2001年網路泡沫化時,他趁勢推出人力派遣、外包業務。當時外界都覺得他瘋了。

但現在派遣、外包已成為企業招聘的重要管道之一。據104調查,超過四成企業主會選擇派遣、外包等多元人力運用方法。

聯發科每隔幾年就推出新產品,從光碟機IC設計起家,到手機IC、平面液晶電視IC,並開發手機解決方案,讓大陸山寨機能快速推出新機種,「它總是能找到下一個成長引擎,」陳朝燈說,聯發科具備研發能力與精準眼光。

從這73家A+俱樂部成員身上,可以發現,要成為一家歷久彌新、且持續獲利的企業絕非偶然。

現在各產業都得面臨嚴峻挑戰,但能經得起過去5至10年考驗,手上又有充足現金備用的A+企業,面對寒冬來襲時,顯然更具備長期抗戰的優勢,值得企業與投資人參考借鏡。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投資型保單慘賠!我該解約嗎?

【財富人生 2008年11月號 文/蔡靜紋】

「有沒有搞錯!手上保單竟和「連動債」發生關係,是不是踩到地雷了?」、「怎麼搞的,我的退休老本一再縮水,該怎麼辦?」近來很多投保人都有類似疑慮,但專家表示先別著急,先把問題搞清楚再說。

「看到對帳單,差點沒昏倒!我去年買的變額年金,本來想存退休老本的,沒想到報酬率居然負30幾趴。」全球投資市場飽受金融風嘯衝擊,就連投資型保單的保戶也跟著遭殃。

眼見美國經濟有如扶不起的阿斗,導致全球股市連帶走弱,手上握有投資型保單的人無所適從,到底該繼續扣款?還是停扣?或是乾脆解約呢?

最近電視時常出現一則買金魚的廣告,介紹在長期投資、定期定額的概念下,當市場不好、金魚的價格下跌時,同樣的投資金額在低點可以買到的金魚數量,比高點時更多,未來獲利的機會愈大。不知道這則廣告你「看入心」了沒?


回歸保單基本面

富邦人壽商品行銷部經理洪瑞霙表示,在市場最混亂的時候,愈該回歸投資型商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則,即「長期投資」與「資產配置」。

第一英傑華人壽總經理奈特也奉勸民眾,買投資型保單應該以長期保障為主,不能只看短期的投資利益;手上已經有投資型保單的民眾,需仔細考量當時購買保單的目的及未來的規畫,若該保單仍可發揮當初規畫的功能,且投保的保險公司經營體質穩健,便該繼續持有。

奈特建議民眾辦理保單解約前要三思,「通常解約必須支付解約金,而且投資型保單初期解約通常會收取較高比例的解約費,所以解約是否划算,還需要仔細評估。」

連動債保單別愁

尤其是連動債保單,新光人壽協理林建東表示,政府對壽險公司推出的連動債保單規定比銀行櫃檯嚴格,即僅可銷售「百分之百保本」的商品,故不論目前帳上淨值變化為何,只要持有到期,就不會有本金損失的問題,惟一的風險就是匯率

「但誰可以準確預測六年後的匯率呢?現在貶值,難到六年後沒有回升的可能?」。他建議民眾不要隨便解約,以免損失手續費及解約金,尤其連動債保單愈提早解約,損失愈多。

「在別人越害怕的時候,我要越貪心」,洪瑞霙引股神巴菲特的話,強調目前全球的金融危機,也許更是難得的轉機,民眾不須過度恐慌,也不必太貪心,通常每三至五年都一波景氣循環,只要定期定額扣款投資,並耐心等待,終究可以享受到甜美報酬。

投資部位的調整

洪瑞霙認為,保戶若擔心市場持續下跌,可藉由投資型商品的「資產配置」特性,並充分運用投資型商品免費多次轉換的機制,調整資金部位的股債比例,使資產波動幅度不至於太高,等到市場景氣反轉向上時,再調高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比例,賺取資本的利得。
(你要是那麼神,可以知道景氣反轉,那還會慘賠嗎?)

「危機入市」的道理不難理解,但不免有些人只要看到全球金融市場每天上冲下洗,根本就睡不著覺。

對於保守型民眾,奈特認為,投資型保單種類相當多,民眾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檢視手中所持有的投資型保單,以變額萬能壽險來說,應以壽險保障為主,若真的無法承受投資市場的大幅波動,可於下期繳費時,暫時停繳保費至投資部位。

變額年金的處方

若是變額年金,一般作為長期退休規畫之用,奈特建議持續持有,但應該檢視投資標的配置,尤其是在目前金融市場波動較大的時候,應避免選擇高風險的投資標的,而考慮轉向穩健保守型的投資標的,或是將資金轉入貨幣帳戶中,暫時躲避市場震盪。

至於手中是利變型商品及萬能壽險的民眾,奈特說,這二類保單的報酬率與保險公司宣告利率相關,直接受投資市場波動影響較小。

對於躉繳保單,英國保誠人壽執行副總王淑華表示,若擔心投資損失如無底洞般擴大,建議可設立停損點,一旦損失超過可承受的停損點下限,則可考慮贖回或進行轉換其它標的。

投資型保單的連結標的中有貨幣帳戶,具有保本的功能,是資金停泊的最佳投資工具;可供獲利了結的資金暫時停泊,或在金融環境騷亂時,做為資金避風港。保戶可以等到市場回溫時,再由帳戶中轉換其它標的。

對於手邊缺錢周轉的民眾,他認為可利用手邊的投資型保單部分贖回或保單質借,但最好不要解約,以免錯過低點攤平成本的機會。

不過,他也提醒,想拿保單借款的保戶要注意利息問題。一般來說,投資型保單可質借的成數較純壽險保單低,質借利息從3%至7%不等,且以日計息,保戶仍需要評估是否能夠負擔利息支出,再決定是否進行質借。

投資型保單十問:

(一)問:我的投資型保單居然會虧錢?

答:有別傳統保單,投資型保單的投資盈虧由保戶承擔,應依本身風險承擔能力配置投資組合。利用長期投資、定期定額,來分散投資風險是這類保單的最佳投資策略。

(二)問:我跟媽媽一起買保單,為什麼她賺我賠?

答:即使是同時購買同種類的投資型保單,因扣除的保險成本不同,便會影響投資績效;再者,投資標的不同也會帶來不同的投資績效。

(三)問:我的保單虧錢了,怎麼辦?

答:定期定額投入的保單,空頭時不宜貿然解約或暫停扣款,以免錯失攤低成本的機會。若金融前景不明,保守型投資人可將部分資金轉至貨幣帳戶,等待下一個投資機會浮現;躉繳保單若擔心虧損擴大,可建立停損點,適時考慮贖回或轉換其它標的。

(四)問:現在跌不停,保單還有機會翻本嗎?

答:投資型保單是屬於長期持有的保單,若能堅持定時定額、長期投資,可以達到分批買進、分散風險以及平均成本的目的,勿因短期金融波動而暫停繳交保費。

(五)問:壽險業務員要我出場(或轉換),這樣好嗎?

答:通常壽險業務員不能進行投資建議。保戶最好依個人風險承擔能力,依市場環境設定停利、停損點,並持續吸收投資理財資訊,增加個人判斷能力。

(六)問:最近市場變化那麼大,想提前轉換標的,是不是只能等到下個扣款日?

答:只要轉換當時保單帳戶價值符合保險公司辦理基金轉換及帳戶價值留存之最低金額要求,任何時間點皆可辦理保單基金轉換。

(七)問:投資型保單會虧錢,是不是不適合我買?

答:只要確定自己可以接受保單盈虧自負的風險,仍然可以投保;如果無法接受,建議在慎選保險公司下,利用分紅保單、儲蓄險、利變型保單等險種來理財

(八)問:投資型保單的前置費用,是不是會讓我的績效較差?

答: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投資必然有成本,只是各種商品的名目不同。前收型的投資型保單,前幾年投入投資帳戶的金額的確較少;若擔心因而錯過初期投資的進場時點,可選擇後收型保單。兩者互有優缺點。

(九)問:以後還是別買投資型保單了,買傳統保單就好啦!

答:不可一概而論,各種保單各有特色。若需要的是保險保障,投資型保單的壽險保障普遍較傳統壽險保單便宜,但相對須負投資風險,這類商品適合同時想買保單跟投資理財的民眾。

(十)問:投資型保單也可以做保單貸款嗎?

答:當投資型保單保戶有資金需求時,可以選擇保單貸款或從保單帳戶價值申請部分解約。保戶在提領時,需注意保險公司的相關限制,包括每次部分解約之最低金額限制、帳戶餘額需維持多少金額以上,以及是否需支付解約費用、解約費用率高低。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年底趕贈與 免稅上限110萬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報導】 2008/12/01

李小弟去年剛滿20歲,報繳所得稅竟有高達40多萬元的利息收入,國稅局一查,發現是李媽媽2,000多萬元的定存解約後,轉到李小弟的銀行定存帳戶;但李媽媽沒有申報贈與稅,最後除了補繳400多萬元的稅,又被罰了一倍,總共吐出800多萬元。

每到年底,總有許多父母急著把財產過戶到小孩名下,李太太也是;尤其今年遇到股市大跌,很多家長可能想趁股價低檔,多移轉一點股票到子女名下。但國稅局官員說,贈與財產要注意每人每年111萬元的免稅上限,否則欲速則不達,反而得不償失。

繳稅的…贈與人非受贈人

官員表示,根據稅法規定,要申報繳納贈與稅的是「贈與人」,並非受贈人,只要在同一年度內贈與他人的財務超過111萬元,就必須到戶籍所在地的稅捐機關報繳贈與稅;但就算不超過111萬元,官員建議相關資金流向資料也保存好,以備日後不時之需。


高額度…夫先轉妻再贈子

想要短時間贈與財產,如果是父母贈與小孩,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夫妻相互贈與免稅的規定。比方說,郭先生把200萬元過戶到小孩名下,因為超過111萬元的年度贈與免稅額,要繳2萬2,200元的稅〔(2,000,000-1,110,000)×4%-13,400〕;郭先生若先把其中100萬元過戶給太太,夫妻再分別贈與小孩100萬元,贈與稅一毛也不用繳,小孩一樣拿到200萬元。

如果在同一年度內分多次贈與,官員說,只要是超過免稅額的贈與行為發生後30天內,贈與人就要向戶籍所得地的稅捐機關報繳贈與稅。

想節稅…買房贈與效果大

一般而言,贈與的財產不只有現金,如果贈與不動產,因為是以土地公告現值和房屋評定價格來認定贈與價值,假設市價3,000萬元的房子,公告現值和評定價格合計說不定不到1,500萬元。因此與其贈與一大筆錢給小孩買房子,不如先買房子再贈與給小孩來得有節稅效果。

送股票…贈與當天來計價

如果贈與的是上市櫃公司股票,則以贈與當天股票收盤價為贈與價值,最近股票大跌,不少父母也趁機贈與股票給小孩,可以多過戶幾張股票。至於未上市櫃股票,則以贈與當天公司的資產淨值來計算贈與額。

額外教您

婚嫁贈與 父母各有100萬

國稅局官員提醒,在子女婚嫁時,父母親可各自贈與100萬元以內的財物或嫁妝,不用報繳贈與稅。有節稅需求的父母可不要忘了。

婚嫁贈與和一般贈與不一樣,婚嫁贈與免稅額只有父母親贈與小孩才享有,且婚嫁贈與免稅額只有100萬元,不適用一般贈與的111萬元免稅額。

至於用了婚嫁免稅額,是否當年就不能再用一般免稅額呢?官員說不是。子女婚嫁當年,父和母各自可使用一個111萬贈與免稅額,一個100萬元的婚嫁贈與免稅額,父親當年內可贈與子女211萬元財物免稅、母親也是211萬元。

舉例來說,劉先生的兒子今年結婚,如果劉先生今年沒有其他贈與,送給兒子的婚嫁財物只要價值在211萬元(111萬+100萬)以內,都不用繳贈與稅。

如果同一年內有一個以上的小孩結婚,父母親都可分別贈與100萬元以內的財物,不課贈與稅。

然而,子女「婚嫁期間」該怎麼認定?官員說,原則上結婚前後6個月內的贈與,都可認定為婚嫁贈與,因此父母親如想在子女結婚時贈與財物,應準備贈與契約書、贈與人及受贈人身分資料、載明結婚登記日期的戶口名簿等相關文件,才享有免稅優惠。

稅務知識家

贍養費非贈與 可免稅

付贍養費給前妻(或前夫),需不需報繳贈與稅?高雄市國稅局官員說,夫妻離婚後,關於贍養費的支付有兩種型態,一是法院判定夫(妻)應給妻(夫),一是夫妻倆根據離婚協議,彼此同意給對方的財物,但不論是那一種,因為給贍養費不屬於贈與行為,都不課贈與稅。

但官員提醒,如果夫妻協議離婚取得的財產,已經超過離婚協議書內提到的範圍,雙方就必須舉證這些財產也是離婚約定支付的財產,否則會被國稅局認定為贈與,課徵贈與稅。